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校最可怕的是:一群不会读书的教师在拼命教书

(2020-06-28 22:32:10)
标签:

季宏语文

教育

新高考

学习型阅读

阅读

分类: 阅读研究

去年10月份,我在新浪博客上发了一篇标题为《学校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的教师在拼命教书》的博文,其实这篇文章是我从网上转发的,当时觉得有一些道理,就转发了。结果17000多的点击量,新浪也做了推荐。赞同的不少,而反对更多。后来又看到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先生也有此类的言论,同样遭到反对甚至攻击。由此我深刻感受到:说真话是需要勇气的。

今天,我还要充满勇气,甚至更大的勇气,说出真话:“学校最可怕的是:一群不会读书的教师在拼命教书”。

发表那篇文章之后的几个月,或许因为文章引起的纠结,让我思考,但更主要的是,因为我从事的工作——教师专业发展和师生阅读指导,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不读书,其实是表象。更深刻的原因,不在于工作繁忙,不在于没有时间,也不在于没有阅读环境等等这些常见的原因。从我多年的教师培训和阅读指导经历中,我感到真正的原因可能是我们的教师不会阅读。

教师不会阅读?!说给鬼,鬼都不信。毕竟从社会各个群体的特点来看,没有比教师更会阅读的了,因为教学就是“教书”,上学就是“读书”。教学和读书是如此地紧密联系着。说教师不会阅读,这简直不可思议。但如果允许我实话实说,我感受到的是:确实,我们教师的阅读亟待提升。全面的审视今天的教育,我们有理由相信,教师不会阅读,也是教育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020年1月6日,国内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人均阅读量达到7.99本,其中纸质书阅读量是4.65本。《中小学教师阅读现状的调查——以唐山市为例》统计:经常到书店买书或到图书馆借书、看书的教师仅占三分之一,大部分教师只是偶尔去买书、借书或看书。

每天用于阅读1-2小时的人数最多,占44%;半个小时以下的占24%;2小时以上的15%……无论是阅读图书数量、阅读时间、期刊订阅、借阅量或是藏书情况来看,都不容乐观。而这些外在表现的背后关键的还是教师缺乏阅读方法和技能。

现在参加教学的教师在大学受教育阶段是缺乏系统的阅读课程学习的。师范类大学缺少系统的阅读课程。师范类院校注重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等课程。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不会有阅读类课程。传统的观念认为阅读是中文学科事情。如果从学科阅读的角度看,这是很老旧的观点。阅读不仅仅包括现代文学作品和古诗文之类,还有实用性的科普类的文章阅读,除了文字阅读之外,还包括阅读表格、数字统计、图形和线条等等。所以阅读是各个学科学习的基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和一些地方的中考试题,开始出现图标数据之类的非传统阅读文本,考生的反应多是不知道如何解读。因此,从事各个学科教学的教师也应该系统学习阅读课程,师范类大学甚至各类大学都应该开设专业的阅读课程,系统培养未来教师的阅读能力。阅读作为人类最基础的学习手段,在教师教育阶段的先天性缺失是他们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后不会阅读的历史原因。

以上是源头的原因,是已经过去的历史,我们无法改变。今天进入工作的教师,如果能够结合工作实践,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和技能,无疑会有利于工作能力的提升。掌握的了阅读方法和技能,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约阅读时间,减少阅读在工作中的占比;还会间接的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工作质量,节约教师培训时间。

在我给教师培训过程中,我常常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个机会,检测一些教师的阅读情况。通过教师对文段内容概括和复述等方法,我发现,教师对一段很短的文本的复述存在着主次部分、丢三落四、颠三倒四、模棱两可和游移不定等情况。多数教师在阅读一段时间之后,再次提问,就忘得一干二净,即便是给一些提示,还是两眼茫然不知所措。这些都证明教师其实没有真正的理解文本。正如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的观点,真正理解的东西,不需要刻意的记忆就可以说的明白。

没有参考答案判不好试卷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果有学生突然拿试题问老师,因为没有答案,老师会找个很好的理由推到下午再讲,然后回家上网查找答案。有鉴于此,有一些学校干脆让老师和学生一起考试,通过这种极端方式逼迫教师学习。针对于语文学习,许多人认为语文是一个感性的学科,答案是主观的。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语文背后的思维是清晰的准确的,我们无法完全按照参考答案组织语言,但是我们可以把文本背后的思维思想揭示出来。否则,古人为了斟酌使用一个最好的字,还干嘛要拈断胡须呢。他们锤炼的文字背后是在追求精准表达。所以,我告诉学生们,不要认为语文是含糊的,是感觉的,其实语文也是精准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看到文字背后思维的缜密和精准。不要辜负往古圣贤的良苦用心,我们要真正地读“懂”他们。语文如此,其它学科也是如此。

教师不会阅读,不能以偏概全。我想提醒的是,教师从提高工作的效率考虑,从节约时间的角度考虑,要关注阅读,研究阅读,努力提升阅读水平。会语文之外的各学科阅读,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通过阅读进一步开阔视野,提高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最终把我们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我很佩服那些用了很少时间教学,学生成绩又很好的教师,我更佩服那些使用了优质教学方法把水平很惨的学生提升为优质学生的教师。

教书不需要拼命,而需要学会阅读。阅读让教师打开视野,开拓创新,自我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