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学生考前手足无措,以往觉得很简单的试题,现在突然发现,都很陌生,也没有了把握。复习也就乱了方寸。在此,我提醒各位同学,考前必做一件事情——激活自己的知识体系。
以语文作文为例,许多学生为写作文发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素材可用,或者素材就那几个,翻来覆去还是写蛋炒饭,人物还是司马迁、巴金、老舍、周树人。还有的同学就干脆把一件事情翻来覆去用在不同的作文里,百变金刚,一个事例通吃。其实究其原因,并不是大家认为的学生脑子里没有东西,而是缺乏活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我一直认为,学习只要稍加留心,基本就可以掌握百分之八十,因为人的大脑有潜意识,可以自动学习,所以甚至老师上课,你睡大觉,都可以学个八九不离十。然而,从小学或者幼儿园开始,到高三,我们每一位同学课内课外也都阅读了大量的本文。但是,到了高考,一篇像样的作文都写不出来,实在可悲。悲在哪里呢?那就是没有活化自己的知识,能力也就更谈不上了。
由以上分析,我主张,学生一定要会活化自己的知识,尤其到了最后几天,放下死扣试题的那一套,静下心来,把不同的学科来一个脑力激荡,梳理一下知识体系。
还以作文素材为例,许多学生素材观念落后,素材视野狭窄。这时候不妨脑力激荡一下,把大脑里已有的作文素材梳理出来,比如教材上的,课外的、电视上的、网络上的,尽可能地去回忆,不要去翻书。开动脑筋,相信大脑里已经储存了这些信息,只要努力去回忆,许多都能够有一些印象。而这些回忆起来的东西,随手记录在笔记本上。这些能回忆起来的,在考试的时候,也就容易使用上。我们学生的问题在于平时没有做过这样的训练。大脑基本都处于被动的学习中,没有开动起来。
考前几天,可以通过这种回忆激活大脑沉淀下来的知识和信息。多次的激活,就会不断增加激活的内容,发现自己能够回忆起来的内容越来越多。只要你继续努力,你会发现,大脑神奇的储存着巨大的信息。把这些分门别类地梳理在笔记本上。这些回忆起来的内容就是你大脑激活的部分,这些在考场上可以随时调出来为你所用。
在为几位学生咨询的过程中,学生们对此的反应非常强烈。他们反应,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做过,没有信心这样做。没有想到这种大脑激活,一下子打开了知识储备的大门。
我们学了许多知识,但是往往随着岁月的流失沉淀的我们的大脑里,需要我们在关键时刻之前激活它们,才能在事情来临时以最快的速度调用出来,在短短的一百多分钟的考场中,你调用的信息越多,考好的概率越大,这就是所谓的“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激活大脑知识,是最好的考前准备。
孩子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