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祥坦《钱说》
(2018-12-30 20:26:30)
标签:
未来阅读计划学习型阅读阅读方法阅读技能阅读习惯 |
分类: 读书随笔 |
这本书用语录和故事汇编的形式,搜集了中国古人关于钱的观点和和一些有趣的故事。其中有几点值得学习。
首先是,搜集资料的系统性,图书围绕钱这个线索,搜集中国古人的言论和故事。线索很清晰,搜集的材料范围很明确。其中涉及到钱、财、银、贵、贱等三十多个主题。如果按照言论和故事分开会显得更加条理分明。或者,围绕某一个小的主题分开,就主题而言,比如主张国家不与百姓争利这个主题。
其次,书中的言论和故事多来自古代的图书,这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古代图书的线索。四书五经、《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等,这些图书自然不必说,就是那些很少见到的图书也有很多,比如《钱财典趣》《说郛三种》以及各种家训等等,通过这些古书的线索,可以找到这些好的书来阅读。尤其各个名门望族的家风家训可以做一个专题研究。
再次,提供了许多关于钱的概念,读来十分有趣。比如“孔方兄”、“阿堵物”之类的别名,也比如“文”“贯”“吊”“缗”“镒”等古代钱的单位名称;再比如不同用途的钱的名称,“上梁钱”、“压岁钱”、“太平钱”等。
钱作为流通货币,是用来帮助人们进行交易的,人们因此可以互换有无,满足自己的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钱本身没有对与错,好与坏。但是,没有了正确的金钱观,人就会用钱来做坏事;有了正确的金钱观,人就会用钱做好事。但是许多人往往不责怪自己金钱观错乱,却把自己犯错的原因归结到钱上来,实在是本末倒置,颠倒黑白。
钱是事业的副产品,做好了事业,自然钱就来了。所以,我们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而要做金钱的主人。在金钱的得得失失中保持一份淡泊,拥有一份唐大大诗人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那份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