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2018-07-24 11:45:07)
标签:
学习型阅读阅读方法阅读技能阅读培训阅读习惯 |
分类: 读书随笔 |
通过阅读笔记促进我们对文本深入的理解。就是日本阅读专家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基本观点。正如作者所说:把阅读的内容融入你的身心,变成你无形的财富。在我教学中也常常要求学生:把阅读内容变成你的血液和能量。最终实现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智慧”。
如何深刻理解文本是阅读的最关键之处。奥野宣之认为:阅读一本书,加强理解的好方法是给别人讲解阅读过的内容。我主张让读者学会复述,复述的过程可以促进读者对文本理解。复述就是要读者学着讲话,讲话就是表达自己的思想,讲话过程中,语言会不断得到整理,思维也会逐渐清晰。所以演讲家都是因为多次的演讲,才变得出口成章。
传统观点认为,阅读笔记是一种被动的记录。而作者恰恰认为,写阅读笔记是积极主动阅读的表现。作者主张: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有目的的阅读效果比没有目标的阅读好。为写阅读笔记而阅读就把阅读的目的迁移到应用环节上,比仅仅为阅读而阅读又高了一个层次。然而,纵观当前的中小学生,多数是为阅读而阅读。阅读与应用脱节。最典型的例子是爱阅读的人考不好试。所以许多教师就干脆不让学生阅读课外书,怕影响考试成绩。这种现象的存在,其原因就在于不会把阅读应用于考试这个实际行动中。
写阅读笔记实质是积极地应用。读书笔记就是以书为媒,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思想舞台。读书笔记是一种升华工具,可以让读书活动完成从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飞跃,也是以输出的方式深化对内容的理解。
关于阅读笔记的内容,作者主张,阅读笔记要写发自内心的话,而非其它。如果要摘抄,那就摘抄让自己心动的句子,颠覆自己想法的句子。
做好自己阅读痕迹的记录和描述,可以激发阅读热情。比如每阅读一本书就给自己在日记上画一朵小红花,看着小红花增加,就会有成就感。就像我写新浪博客一样,看着博客等级不断增加,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可以激发继续做这件事情的动力。人们都有数字情结,看着自己的数字积分一天天增加,就会增加做事情的动力。
把事情做的细致入微,就会感动上帝。阅读笔记,就是促进自己细细地消化阅读的内容,进而进行创造。这个过程被拉长,思考深度增加。这样阅读的内容也就消化的更加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