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素养应该是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8-07-22 07:30:11)
标签:
学习型阅读阅读方法阅读技能阅读培训阅读习惯 |
分类: 课堂教学 |
对阅读概念的理解,主流的观点是它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亦或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再或者,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其实,阅读更应是人的基本素养甚至是核心素养。
阅读贯穿人的一生,是人认知世界的最基本最有效率的方式之一。当婴儿降生到世界上,睁开眼睛环睹周遭的那一刻,他就开始了阅读。他开始试图解读视觉听觉中的每一个符号,妈妈的眼睛和脸庞、被微风吹动的鲜艳的窗帘、从窗棂投进室内的阳光等等。当他看见了妈妈的眼睛,他会满意地大笑,当他看到针头,他甚至惊恐地哭叫。婴儿在阅读理解了这些并做出了自己的反应。
随着岁月的增长和婴儿自身快速发育,开始接触更多更复杂的视觉听觉材料。比如: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等。并且积极主动地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陶冶情操,提升修养。个体的人就渐渐的进入了更为专业领域的阅读之中。
我们生活的所有环节,都充满了阅读的要素,我们不得不学会阅读身边的图像、文字和符号等,并努力发掘其代表的更加深刻复杂的含义。阅读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类对阅读的需要更加迫切和依赖。尤其进入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发展为大众的阅读提供了便利,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良好环境。文字性的抽象的阅读能够更加方便的实现了,再加上现代多媒体的发达。阅读的形式也多样化,阅读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据的时间大大增加。
当技术的发展让每一个人阅读时间大大增加之后,从阅读的角度来看,决定人层次的根本因素取决于阅读能力。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IRLS)认为,“阅读素养是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应该掌握的最重要的能力”。
“促进国际阅读素养研究”结果显示,阅读行为与态度,不仅涉及读者从各类文本中建构意义的能力,而且也是支撑一个人终身阅读的基础。文明社会里,阅读行为与态度将对充分实现个人潜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只有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孩子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知识,才能更自信地融入社会,满足生活、工作甚至生存的需要;只有学会了如何阅读,才能提高鉴赏能力,接受全方位的信息,满足个人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阅读能力不仅指识字能力,而是以篇章理解为基础的综合能力。“如果想正确地理解教科书或其他书籍的内容,背景知识的灵活运用、词汇、推论、预测、综合、判断、应用等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如果将这些能力概括成一个词即阅读能力。”(金明美《小学阅读能力决定一生的成绩》)从这一点来说,阅读也是中小学生最基本的成长方式之一。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习成绩的好坏。据韩国调查显示,80%的学习成绩不优秀的学生都表现出阅读能力不佳。所以,可以说阅读决定着一个人发展的高度。
综上所述,阅读贯穿了人的一生,是中小学生精神输入的最基本的途径,也是最基本的成长方式,阅读决定着一个人发展的高度,因此可以说,阅读素养才是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