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注重基础 脚踏实地 全面复习 稳定提高

(2014-10-24 08:50:29)
标签:

北京高考

冲刺

高考辅导

季宏语文

语文试题

分类: 课堂教学
——高三复习中资源积累的策略与经验
北京八中   葛小峰
一、开场白
2014年高考,八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西城第一。这个年级的成绩较稳定,西城期末统考、西城一摸、西城二模、高考这四次大型考试,均为第一。我们组自是欢心,在欢心之余,我们也在反思,在探寻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愿意和大家分享。不妥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14届的高考,可以说是变化最大的一年,考后有很多人问我是如何应对变化的,我想还是更多地来自于更加关注语文学科本身的规律,注重三年规划,总体来讲,就是注重基础,脚踏实地,全面复习,稳定提高。
 (一)高一高二的铺垫工作:杜老师的支持和辅导
1.文言文方面
对文言文的教学一直比较重视,从高一入学起,就有三年的规划,而且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多次经验与教训的总结中,形成了一套有特色的教学活动,本年级在高一年级进行了“文言听力”、“文言口试”和“文言写作”等教学活动,而且比较落实,学生有较好的古诗文功底,为高三总复习(古诗文、作文、甚至现代文阅读)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我一直的观点是,高中语文一定注重古诗文素养的真正提升,对语文素养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学生各科压力较大,教学的实践中,学生学语文的时间会较少,而且不是黄金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一定要减少内容,突出重难点。学生学习古诗文的难度远远大于现代文,古诗文更依赖于老师教。
 2.写作方面:三年规划
(1)“阅读+写作素材”的积累
高一高二两学年,为学生印发了三本拓展阅读材料(中国古代文人、外国作家作品、近现代中外文化名人),这些材料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给学生提供了写作的素材。同时引导学生看书(各校都在进行,不赘述)
(2)开阔视野,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学生的热情:“只因为爱”五校联演、诗歌朗诵、诗歌创作、文言口试、课本剧、书法展、作文大赛、名作论坛( 《四世同堂》 )
(3)阶段性训练
高一高二学年,采用课内、课外阅读拓展片段写作和大作文写作相结合的方式,训练学生说理文的写作,学生作文基本成型。
总之,高一高二阶段,注重语文素养的方方面面,为高三做好铺垫。
从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题来看,高考语文更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语境    2注重应用   3注重传统   
4注重积累    5注重思维   6注重现实
 
(二)高三复习
     第一学期:带领学生进行专题性训练
     第二学期:重点联系考试趋势性习题
 
 高三复习从高二暑假开始,我们这几年一直是从基础知识的专题训练开始,分字音、字形、选词、成语、病句、语序开始,同时文言文的复习。用这样的内容让学生进入总复习的状态。
1.      基础知识专题训练:
2.      文言文专题
3.      诗歌专题
北京卷的诗歌鉴赏严格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出题,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典诗歌”, 但出卷人还是自觉不自觉把眼光投射到我们我国诗词繁荣的唐宋,十二年的考题有八年在唐宋诗词的范围内。而考查唐宋诗词也是必然,因为诗词发展最蓬勃时期就在唐宋,诗词写作技巧最成熟时期也在唐宋,诗词最规范的写作、最优秀的写作也在唐宋。文本虽选择的是名家的非名篇作品或非名家的名篇作品,但阅读起来不至于构成障碍,学生基本能清楚地把握诗歌内容。
 
注重诗歌与现实的结合及鉴赏能力的应用。
2011年阅读延伸题“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式加以概况,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是一道很有实际教育意义的 题目,一改过去置身于诗外纯文学性鉴赏的习惯,贴近学生的生活,切中时代的脉搏,让学生置身于诗内,成了参与者,很有灵活性,也有发挥的空间。
     4 小阅读
北京卷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考点:对重要词语、句子的理解和解释,对文章内容的归纳与概括,分析和筛选文中信息,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主要考查的能力点是信息的确认、筛选与概括。
5大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时北京卷必考内容。从命题情况看,选文体裁仅限于散文且多是名家作品,从未涉及小说;能力考查范围稳定,虽然每年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分析综合能力是北京卷历年考查的重点。从2010年起北京《考试说明》在现代文阅读中增加了一道阅读延伸题。“阅读”是读懂作者,了解作者的深层意图;“延伸”是读出自己,说出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属于个性化解读。10-13年北京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延伸题都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对句子的理解是延伸题的答题起点。
 
 
2011 《祁连雪》 王充阁 选择
简答
延伸
1
2
1
4
11
10
对文章内容的归纳与概括,文本结构、作者思路的梳理和分析,作者感情、态度的理解和分析,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
2012 《心灵的篝火》 张海迪 选择
简答
延伸
1
2
1
4
11
10
对文章内容的归纳与概括,文本结构、作者思路的梳理和分析,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
2013 《浙江的感兴》 王佐良 选择
简答
延伸
1
2
1
4
11
10
对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分析和筛选文中信息,对文章内容的归纳与概括,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
 

 


















6作文
  1. 考查内容
北京卷的作文题目富有文学色彩和思辨色彩,注重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辨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尤其以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主。从作文内容来看,作文命题虽然每年都有其独特的含义,但就考查的思想内涵来说,却不外乎以下几点:
  1. 暗合时代节拍,赞颂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赞颂民族精神
  2. 阐明哲学道理或人生道理
  3. 反映时代精神
  4. 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宣扬传统美德
  5. 梳理正确的学习和处世态度
  6.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7. 表现中学生的生活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8. 考查形式
北京卷的形式分别为
  1. 材料作文:2002(规则)、2007(“细雨湿衣”)、2008(“石块、沙子、水”) 、2011(“世乒赛”)、2012(“老计”)
  2. 命题作文:2003(转折)、2004(包容)、2005(说“安”)、2006(北京的符号)、2010(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2013(“科学家和文学家谈手机”)
  3. 材料+命题:2009(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4. 趋势预测
  5. 年北京卷的作文仍将可能会提供有利于考生发挥个性特长的命题形式或材料,继续强调考查考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1. 复习策略
      1. 注重立意
找准题目或材料中最能体现题旨或主旨的关键字词,把握作文重点,突出中心。
  1. 写出个性,展现创意
    1. 思想深刻
考生要关注现实生活,关心国家的发展;能够独立思考,创意表达,能从“人性”“文化”“精神境界”“道德品质”等富有高度、深度的角度立意;能用新鲜而独特的材料去论述论题。
  1. 材料新鲜
材料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为表现主题服务。选用新鲜的材料是文章成功的基础。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少材料,或材料陈旧,或材料不具体、不真实。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考生选材的现实性和社会性明显增强,社会生活方面涉及较广泛,如生命价值、道德修养、人物评价、艺术鉴赏等。对社会热点问题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面向生活、关注社会是积累材料的主要途径;材料新鲜,是文章有特色、有创新的重要体现。
  1. 构思精巧
一篇文章的构思至关重要。结构精巧,有创新,既给文章的整体写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接触,又能以自己的特色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考生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布局,或铺垫过渡。
 
  (三)经典例题
  (四)总结规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