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用一号木!
(2013-07-11 17:29:49)
标签:
发球一号木蓝tee高差点方向杂谈 |
分类: 高尔夫体验 |
虽受“古训”教诲,曾定下“少有一号木”的策略,可是一来受传统观念影响,二来不舍那支花费了五千大洋从海外定制的一号木,故一直没有实践,直到前几天的那场球。
周六肇庆的那场球,也许是前一晚上参加单位疗休活动,K厅吼的太兴奋而休息不好,一上来就两洞的一号木“双误”,第三洞的第二杆发球也没有上球道,完全是崩溃了。无奈之下,只好被迫收起一号木不再使用,改用铁木杆开球,勉强打完一场完全烂掉的球。
周一,借单位还在假期之机,到迪茵湖“再战江湖”。球场属于湖场,球道较为窄,B场有两个岛屿果岭(16和18号洞),还可以乘船,非常有特色。去年曾经到过这个球场,当时会所还未建好。如今旧地重游,已今非昔比,不仅设施完善了,还增加了C场。
当天A场保养,我们先C后B。虽上场球的“少用一号木”是被迫的,可是让我看到了实践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当天我总共才用了4次一号木,其中3次5杆洞和一次4杆洞。没有使用的5杆洞是因为球道太窄,而使用的4杆洞是并到金tee而球道宽阔。
效果:
当天我用23度铁木杆代替一号木,Z君因为身体原因也是用19度铁木杆,而C君和H君还是一号木。
虽然我的发球杆角度最大,但发球距离没有造成太大的成绩劣势,而某些洞还是发球最远,这是大角度球杆的方向保证效果。
由于有选择地使用一号木,没有心理压力,那4杆的一号木完全超出之前的平均水平,也令球友惊叹不已。
当天由于球场虽然安排了剪草,但我们打球时大叔大婶们还未干活,不仅是中草区,包括球道都是属于“深”草区,击球效果大打折扣,最终4人都是“三轮”。
我前9全胜,后9输在18号洞。18号洞是岛屿果岭,逆风,要打170码,对于我是个尴尬的距离,6铁临水怕打不过,25度铁木杆会打穿。我选择了铁木杆握短,对着稍深的左侧发球,结果打了两个左侧出水。抛球打第6杆又把球打出果岭,回切2推弄了+6,不仅后9输给C君,且总成绩与C君打平。总共输1.5点,还是最大“赢家”,也是拜“少用一号木”之功!。
体会:
对于普通球友使用的蓝tee,通常4杆洞距离在400码以内,5杆洞距离在500码以内。对于这样的距离,如按照3或4杆上果岭,再来个保2争1,也是可以的成绩。偶尔再搞些帕和鸟,就“稳骑两轮”啊!
按此策略,其实用球道木、铁木杆甚至中铁开球都可以,至少用了自己可以信赖的杆,底气也足,完全不必与同组球友比距离。
设想:
要耐得住寂寞,有选择地“少用一号木”。
要练习其它杆开球,包括17度铁木杆,这可是我为200码的3杆洞发球而备的,还有5号木和3号木,要循序渐进,达到驾轻就熟,从而根据球场情况自如地选择球杆开球。
打蓝tee,可以“少用一号木”。
高差点者,应该“少用一号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