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白冰大侠的《短杆调整》之一

(2011-06-08 23:47:38)
标签:

高尔夫

球技

白冰

大侠

短杆

分类: 高尔夫球技

所谓“和”,就是以前文人的“和”诗词之雅兴,如毛泽东先生于1949年和1950年先后写过两阙《和柳亚子先生》的诗词。

日前白冰白大侠(以下称大侠)连续发表了3篇的系列文章《短杆调整》,引起了俺的共鸣,也想“和”一把。但此“和”不同于彼“和”,毛泽东之和柳亚子,是一个“党国”之“君主”对“有功之臣”的“和”,柳亚子只有“受宠若惊”。我之“和”大侠,则“诚惶诚恐”,生怕拍错地方。

 ―――――――――――――――――――――――――――――――――

一、关于《短杆调整》之重塑基础

大侠:换了几次切杆,最后选择了轻击区tour525660度,新角度杆在场上表现还算过得去,但仍然不能令我满意。或许是自己对短杆的要求比较高,而最大的原因是曾经切好过。在我的记忆中自己在30左右的短打稳定性是非常高的,而近期较长一段时间的短打却很难靠近旗杆,甚至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失误。

俺:也作了几次调整,现在是Fujimoto FV-01(50度,主要用于果岭前)和Cleveland CG10(56度,主要用于沙坑),正在嘀咕要否配支60度来应付“悬崖”。

我不知道大侠最近在短杆方面是否出了问题,我只知道大侠在以前曾发表过许多令俺受益不浅的短杆文章。

大侠:今天在练习场首先对自己的姿势定位进行了调整。我原来准备时两脚分开比肩稍窄,中心偏左有前压的感觉,左脚打开的同时肩和臀部都相应的像目标左侧打开。现在我调整为:两脚间距比以往窄很多,基本上两脚之间留下一个杆头能通过的距离,重心依然更多放在左侧,左脚开放,但肩膀和臀部基本和目标线保持平行。……具体实施方法是:让球位偏向右脚内侧,双脚和目标线垂直站立,然后从臀部开始弯曲上身,再稍微屈膝,最后在身不变的前提下让左脚向外打开并把重心向左侧压一些。这样我的双肩就不像以往那样左肩比右肩高很多,而是因为握杆左手在上的原因使得左肩比右肩稍微高一点。

俺:大侠这里所说的应该是“切”球吧,因为他曾在文章中说“基本上不大用这个方法(指“推切法”,也就是切滚球)。

我一直都不是十分清晰“切”和“劈”的区别,我觉得 “切”就是双手保持在前不翘腕、低送杆、不收杆,实际上是带有敲击性质的劈起球,也就是《高尔夫短打秘笈》中说的“斩(PINCH)”,而“劈”应该是“托(LOB)”吧,这点也请大侠指教。

我最近在肥肥教练所讨教的“切”球新方法也是如大侠所说的肩膀和臀部基本和目标线保持平行,这种方法与原来所学的根据距离调整身体打开角度更为简化。大侠所说的“左脚向外打开”,我试了一下,确实有利于“把重心向左侧压一些”。

至于两脚间距,我认为与击球距离有关,由于我目前“切”的球滚动较多,收窄两脚间距确实能起到控制距离的目的。

大侠:在整个切球系统基本确定后,我又对击球时下砸、平拍及削球进行了训练,寻找不同打法时应该固化的感觉。……因为各种打法对付的球位情况是不同的,我需要到真草上来确定一些东西。

俺:我刚说了“切”是“斩”,看了大侠这段话,又有点迷糊了,我真的要试一下,或者“切”只是不动手腕,既可以 “斩”又可以“托”的。不过我非常认同大侠所说的,短杆是“需要到真草上来确定一些东西”。

大侠:在后面又进行了短距离劈起的练习,整体上还是利用了切击时的一些基本感受,只是加上了手腕的动作。

俺:又一次说明了“切”和“劈”的一个区别。(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