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定刑的减轻
(2013-11-13 06:58:20)
标签:
法定刑减轻刑诉法公诉案件和解杂谈 |
分类: 法律杂谈 |
法制网报道,山东平邑一起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被告人没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本应判处10年以上徒刑,却仅仅获刑4年。原来,该院适用了刑法第63条的法定刑减轻条款,并且得到最高法院的核准。
该案案情简单:被告人段某酒后与一肉联厂看门人于某发生口角,段某将于某摔倒在地,并对于某拳打脚踢,导致于某死亡。经鉴定,于某系因脑内出血而死亡,外伤、情绪激动系脑出血的促发因素。平邑县法院认为,鉴于被害人的直接死因是原发性脑出血死亡,系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被告人的伤害行为只是导致被害人脑出血发作的促发因素之一;且被告人认罪、悔罪态度较好,积极赔偿受害人近亲属的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决定以被告人段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逐级报请最高法核准。
这个人情世故案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感觉,这样的案件,判十年以上,有点重,但减轻到四年,也颇武断,尤其法定刑的减轻,如何操作,需要规范化。
今年施行的公诉案件和解程序,也有问题。其一、由程序法来规定,和解后,可以从宽处罚,是越权了。其二、最高法院规定,对于和解案子,应当从轻,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也是越权,相当于在刑法中增设了一个法定刑减轻条款。其三、就本案来看,也不适用公诉案件和解程序。因为本案是十年以上重刑,而和解程序适用的三年以下的轻刑。
附:
《刑诉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最高法院关于刑诉法的司法解释》第五百零五条: 对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对被告人从轻处罚;符合非监禁刑适用条件的,应当适用非监禁刑;判处法定最低刑仍然过重的,可以减轻处罚;综合全案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除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