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丁金坤
丁金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3,528
  • 关注人气:4,9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令案的本质是:程序正义

(2013-05-07 11:02:44)
标签:

朱令

投毒

清华大学

程序正义

辛普森

杂谈

分类: 法律杂谈

朱令案是一个大案。朱令在清华大学,因二次铊中毒而残疾,风华绝代的才女美女,如其所弹奏的一曲《广陵散》那样烟飞灰灭。红颜薄命,让世人唏嘘不已。

 

这个案件已发生了19年,至今未破。大家都明白,要破这样的案件是很困难的,因为时间太长,证据难以取得,但还是呼吁重启调查,这是因为朱令案自始至终程序不正义,不能给社会包括朱令家人一个交代。就算是朱令家人去申请案件信息公开,也被拒绝。整个案件如一个暗箱。对此,承办的侦查机关,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朱令案的确疑点重重,包括对其室友孙维的怀疑。孙对该案的反映不寻常,而其家族显赫,也被怀疑可能影响司法。所以这种案件的调查,是有重要意义的:朱令是被害人,要追究凶手,伸张正义,而孙维是犯罪嫌疑人,如果没有涉案,也要洗刷清白。从法律上来说,对孙维要无罪推定,不能因舆论的怀疑就予以有罪推定。因为案件是复杂的,办案要以证据说话。譬如如聊斋的《胭脂》,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先是判了书生,后是判了宿介,最后才是判了真凶毛大。很多时候,案件是“无巧不成书”,有偶然因素在内的,因此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舆论审判既违反客观规律,也是侵权的。现在案件都闹到白宫去了,网民在白宫网站请愿,说现在美国的孙维是投毒嫌疑犯,要求白宫回应。从国内发展到国际,一切根源就是司法程序不正义。

 

所以,建议公安机关适当公开朱令案信息,回应社会的诉求。如有证据证明犯罪的,那么朱令案还在20年内的追诉期内,应当重启调查。如果没有证据表明,孙维涉案的,那也应该公布调查结论。无论如何,这样一个大案,不能藏在暗箱中不了了,也只有程序正义了,才可能有实体正义。当然即便程序正义,实体也未必正义,譬如辛普森案件,辛普森很可能被逃脱了责任,但程序是公正的,所以大家还是相信法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