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心得(八):纪事本末
(2011-01-03 14:13:23)
标签:
读史心得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太祖代周纪传体杂谈 |
分类: 读书心得 |
寒夜孤灯,读旧书古字《宋史纪事本末》。这套书,一共三册,197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是从旧书摊上淘来的。现在读之,觉得纪事本末这个体裁,最适合法律文书的写作。纪事本末,是以事件为中心展开,譬如“太祖代周”、“收兵权”、“秦桧主和”,这不同于纪传体的以人物为中心,也不同于编年体的以时间秩序记载,而是集中叙事,脉络分明,事中见人,事中说理,一言而概之,理在事中。所以,梁启超说:“盖纪传体以人为主,编年体以年为主,而纪事本末体以事为主。夫欲求史迹之原因结果以为鉴往知来之用,非以事为主不可。”
《宋史纪事本末》剪裁得体,叙事流畅,把宋王朝的历史浓缩在109个事件中,是入门宋史的捷径。但是作者陈邦瞻的史识,远远不如司马光的世事洞明,譬如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显然是一个夺权阴谋,但陈邦瞻写的还是赵匡胤被迫黄袍加身,显得很没见地。
太祖代周(前半部分)
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九六○),周恭帝宗训元年也。先是,周显德六年十一月,镇、定二州上言,北汉会契丹兵入寇。至是年正月辛丑朔,遣殿前都点检、检校太尉、归德节度使赵匡胤率兵禦之,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将前军先发。时主少国疑,中外密有推戴匡胤之意,都下讙言:“将以出军之日,册点检为天子。”士民恐怖,争为逃匿计,惟内廷晏然不知。
癸卯,大军继出。军校苗训号知天文,见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盪者久之,指示匡胤亲吏楚昭辅曰:[此天命也。”是夕,次陈桥驿。将士相聚谋曰:“主上幼弱,吾辈出死力破敵,谁则知之!不如先册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未晚也。”都押衙李处耘具以事白匡胤弟供奉官都知匡义及归德掌书记赵普。匡义、普部分诸将,环列待旦,遣牙隊军使郭延贇驰骑入京,报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都虞候王審琦,二人皆素归心匡胤者。甲辰黎明,将士逼匡胤寝所,匡义、普入帳中白之。匡胤时被酒臥,欠伸徐起,将校已露刃列庭,曰:“诸将无主,愿册太尉为皇帝。”匡胤未及对,黄袍已加身矣。众即罗拜呼万岁,掖之上马,还汴。匡胤攬轡曰:“汝等贪富贵立我,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皆下马曰:“愿受命!”匡胤曰:“太后、主上,我北面事者,不得驚犯;公卿,皆我比肩,不得侵陵;朝市府库,不得侵掠。用命,有重赏;违,不汝貰也。”皆应:“诺!”遂肅隊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