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受贿两分法:受贿枉法,受贿不枉法

(2010-05-15 10:31:50)
标签:

文强

受贿

受财枉法

受财不枉法

杂谈

分类: 法律杂谈

文强案一审判决指出:“国家工作人员在与社会长期的交往中,多次收受财物,只要有一项是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牟取利益,那么对其他所有收取的钱财,不论收受原因、时间、是否有请托事项、是否为他们牟取了利益,应该认定为受贿行为”。这个说法,有点武断,但司法实务之所以如此认定,是因刑法受贿罪规定有根本缺陷。

 

刑法第385条规定(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按此规定,受贿是利用职务收钱办事。该条的缺陷是,不能包含现实生活中复杂的“收钱没办事”行为。几乎每个受贿案件都会激辩有无请托事项?有无利用职务之便去谋取利益?这些举证是相当困难的。

 

必须从法律上解套。受贿侵犯职务的廉洁性,只要收钱,都是受贿。收钱办事的,属于情节严重;收钱未办事的,属于情节一般。对此,唐律就已区分,受财枉法和受财不枉法。美国刑法也规定,受贿枉法是重罪,受贿不枉法是轻罪。我国刑法应该借鉴这种受贿的两分法:清晰、明确、罪行相适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