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太阳是一棵树
太阳是一棵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34
  • 关注人气: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年轻人必须了解的6大保险理财观念

(2022-03-28 16:18:11)
标签:

转载

虽说刚出社会的年轻人不是保险从业人员关注的主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不管是曾被人们口诛笔伐的80后,还是被父母溺爱、个性强烈的90后,他们终将走上前台,成为保险产品的主流购买者。因此,想要实现保险事业永续经营,作为有远见的从业人员,肯定会在自己的客户群中,保持一定比例的年轻客户,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保险事业生生不息。那么,如何才能取得年轻客户的认同,并陪同客户一起成长呢?保险从业人员在向年轻消费者销售保险的同时,一定要为这些年轻人建立正确的保险理财观念。

观念1:记录财物,养好习惯

由于现在的年轻人疏于理财,随意消费,以至于“月光族”“啃老族”“穷忙族”等一系列新名词、新人类层出不穷,因此,保险从业人员应该告诉年轻的消费者学会理财,养成良好的消费、记账习惯。

首要注意的是理财意识和观念的培养,让年轻人主动了解各种理财方法,尝试打开理财大门。保险从业人员要告诉年轻的消费者,理财并不是要等有很多钱的时候才开始,钱少一样理财。理财也不是高深的事情,接触到理财之后,其实并不难。

其次,记账是理财的第一步。如果不知道钱花在哪里了,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那还里什么财。没有持续的、有条理的、准确的记录,理财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

再次,坚持固定储蓄,积累初步的理财资本。很多年轻人通常在月初的时候银行卡里还有钱,但到月底,就所剩无几了,主要原因是没有树立正确的消费习惯,正确的消费习惯是收入-储蓄=消费。保险从业人员要提醒他们,在银行账户上保留适度的资金,起码能保证几个月的基本生活,以应对不时之需。固定储蓄一定要坚持,即使每次的储蓄很少,也不能简断。时间一长,积少成多,也能形成一笔可观的理财资本。

年轻人可能最讨厌别人跟他讲道理,因此,保险从业人员就要跟他们举案例、讲事实,比如用复利的概念告诉他,“你今天随意花掉的100元,经过20年的投资理财,可能变成一部小轿车”。年轻人也很讨厌繁琐的记账,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记账软件很多,手机电脑都可以。告诉他们每天打开智能手机玩游戏之前写写画画就OK了!

观念2:强制储蓄,锁定资产。

年轻人有一个通病,就是存不住钱,眼花缭乱、层出不穷的电子产品——手提电脑、智能手机、数码相机、IPad等,总让热衷时尚潮流的年轻人捂不住自己的口袋,甚至让他们办了一大堆信用卡,为了得到这些产品,不得不透支信用卡,沦为卡奴,为银行打工。

能够进行强制储蓄的工具很多,比如银行的零存整取、基金定投等,但轻质储蓄功能最强的要数保险产品,正好帮助年轻人客服存不住钱的缺点,所著一部分资产:1.计划投入的时间是约定的。,即保险的缴费期。缴费期内必须按时缴费,否则会有专人通过各种方式提醒。2,计划投入的金额是事先约定的,就是保险的缴费金额,不得随意改变。3,计划领取的时间是事先约定的,提前领取会有费用损失,损失额度很大,迫使人们不得不强制储蓄。

年轻人也不是真的无钱可存,有时候每月强制存现三四百对他们的生活质量毫无影响,只不过他们没有意识,也不想行动而已。当多年以后,突然有一笔比较大的资金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会对你这个保险从业人员愈加信任。

观念3:责任大小,都要保险。

现在很多的80、90后年轻人,一跟他说道保险,他们大多数人都会说:“我很年轻,我很健康,不需要保险”或者“我现在又没有什么家庭责任,要买什么保险呢”其实,保险是今日做明日的准备,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才想到买就不一定买得到了,所以,在没需要时就要准备好,这样才来得及将风险带给我们的伤害降到最低。

年轻人刚进入社会,经济上渐渐独立,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面临的压力、风险也在加大,但是由于不少年轻人还处于月光边缘,风险保障远远不够,给未来生活带来隐患。那么,年轻人如何为将来收入能力做出安排,而不是失去收入能力后依赖父母呢?只有给自己做好意外和健康方面的保障,这样才不至于一发生风险,所有的损失还必须由父母负责,且自己给自己做保障规划,意味着开始对家庭、对自己负责任。

年轻人可能对保险不感兴趣,但他们的保险观念和意识比上一辈人要强,只要我们保险从业人员运用他们感兴趣的方式和话题与他们沟通,他们还是会接受并作出行动的。

观念4:退休规划,越早越轻松。

“退休养老,我才刚刚赚钱,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做,买房、结婚、旅游……太遥远了吧!”在年轻人的眼里,养老似乎是遥远的事。他们也不知道,时光飞逝、几十年如一瞬间;他们也不知道,未来的养老金收入将远不足我们的生活需要。退休后如果要维持目前的生活水平,在基本的社会保障之外,还需要自己筹备一大笔钱,而这需要他们从年轻时就要尽早进行个人的财物规划。退休养老规划的意义就在于时间杠杆和复利效应,每月存入养老账户的金额就好比攀登山峰,同样一笔养老费用,如果25岁就开始准备,好比轻装上阵,不觉有负担,一路轻松愉快的直上顶峰;要是40岁才开始,可能就比较吃力,犹如背着包,气喘吁吁才能登上顶峰;若是50岁才想起准备的话,就好比扛着沉重负担去攀登,非常辛苦,甚至力不从心。再以后,若还用保险来做养老规划意义也就不大了。

年轻人最大的财富是时间,如果年轻的时候没有这种意识,没有做好规划,接近退休的时候才来着手行动,就难有理想的结果。老年,每个人都会面对。保险从业人员一定要帮年轻人建立及早规划的意识。

观念5:一张保单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保险,我已经买了。”这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对保险从业人员的话。安全与保障是每个人生命中最大的需求,在人一生中不同的阶段面临不同的财物需要和风险,从单身贵族到有房有车的中产,从教育小孩到面临养老与遗产问题,这是一个普通人必经的人生历程,一张保单怎么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呢?更何况,年轻所说的保险,可能是一张简单的意外保险单。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人的收入和保险需求都会逐渐增加,这就要求保险是从业人员长期关注这些年轻的客户,陪着他们共同成长,并告诉他们,保险规划要和他们的保险需求向匹配,不能“大人穿小孩的衣服”否则,一旦发生风险,已买的保险不足以解决问题,受损失的还是自己。因此,该加保的时候就要加保,该增加保单的时候就要增加保单。

人在每个年龄段遇到的风险是不一样的,所要经历的事情也是多样化的,所以并不是一个保险产品就能满足所有保险需求的。很多人以为有保险就好了,并不在意是否和自己的需求相匹配,其实这是最危险的事情。对于年轻人,尤其是已经购买过保险的年轻人,保险从业人员一定要把保障匹配需求的观念传达到。

观念6:保险不等于赚钱。

也有不少年轻人,对各种理财渠道很关注,热衷于投资收益,认为买保险的目的就是赚钱,部赚钱的东西谁会去买?目前的保险产品多数都附带分红,而且分红比例竞相攀比,年轻人购买时选择的标准自然反应便是看谁分红比例高。更有甚者,认为买保险是权宜之计,如果眼下证券、房产低迷,实在没有什么可投资,就无可奈何的先买份分红保险吧,一旦股市行情好起来,在退保进入股市。

保险的真正意义在于保障,当个人和家庭遇到风险时,可以借助保险公司化解风险,帮助家庭和个人度过难关。如果一个人确信自己一生中绝不会发生任何风险,就完全不需要保险,然而,在现代社会,风险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有谁可以保证自己无风险?

追求收益无可厚非,但一定要建立在保障健全的基础上,否则,一旦风险来袭,“神马都是浮云”保险从业人员要帮助年轻人正确处理投资赚钱和保险保障的关系。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