缱绻柏林

标签:
德国柏林二战希特勒柏林墙杂谈旅游 |
五月艳阳天的第二个周末在柏林度过,除了在市区里游览,还去了波茨坦湖区乘船。城里城外绿荫成片,菩提树大道的东西轴线笔直穿过勃兰登堡凯旋门后的皇家公园,鸟语花香、曲径通幽的绿地赏心悦目,令人缱绻徘徊,忘记了所在。
时差早已调好,早晨习惯性地早起漫步,一个人在公园里静静地转悠了两个小时才跟迟到的同伴会合。耀眼的阳光和异国他乡的环境,混杂入一丝丝暧昧的气息,给人以时空错乱的感觉,愈发为这次的柏林之行披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外衣。
了解德国文化不能不到柏林。
柏林是个反差巨大的城市。从封闭压抑的过去到开放自由的今天;从政治上的巨人到经济上的侏儒,贵为首都但又同时是德国最穷的城市;从希特勒迫害犹太人的残忍到花季伊娃对希特勒至死不渝的爱情;从土耳其人拥挤的贫民区到波茨坦宽阔漂亮的游艇别墅……
柏林也是个悲情深重的城市。它历史上曾屡被奥地利、俄国和法国军队占领,连城市的象征 - 勃兰登堡门上的胜利女神的战车铜雕都曾被拿破仑当作战利品拆下来运回法国,这一屈辱令几代德国人难以释怀;二战期间希特勒负隅顽抗,不愿投降,柏林遭到了盟军的狂轰乱炸和苏联红军的猛烈进攻,千年之城夷为一片废墟,如今从幸存的古老建筑上还能看到战时留下的无数弹痕;冷战时期曾经长达150公里的柏林墙,将东西柏林人为地分为两部分,柏林成了苏美两大超级大国蝶影魅踪的前沿;希特勒迫害犹太人的许多故事源起于斯,人性的善与恶在这个地方重复上演,众多的犹太冤魂在城市的上空游荡......
希特勒身上代表的不光有德意志民族的狂热,也代表了他个人的性格分裂。偏执和极端的性格,注定了他个人和他当时所统治的民族的命运。想当年希特勒和他领导的纳粹党大刀阔斧搞改革,抓经济,为德国人民谋福利,深得老百姓的拥戴。极度的个人崇拜和狭隘民族利益的驱使下,希特勒开始了对犹太人赶尽杀绝的的迫害并犯下了滔天罪行。德国人曾经对希特勒崇拜得五体投地、盲目追随,而今一提到他的名字却禁若寒蝉,二战史成了与德国人交流中一定要小心回避的一个话题。
“成者为王败者寇”的含义,在德国近代史中得到了最好的注释。德国人用自己的勤劳智慧,重新建设了一个现代化的新德国,但二战留下的挥之不去的阴影,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恐怕还会令德国人噩梦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