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里的都市

标签:
住房房产投资炒作杂谈 |
小区不远,在离市区十来公里的近郊,开车一刻钟即到。站在水泥混凝土的空房里,弟弟一边指着前方的别墅群和远处的河面,描绘着未来的美好图景, 一边盘算着这份投资纸面上已经赚到的钱的数目,就像一个农妇数着鸡蛋,憧憬着一群还没有孵出的小鸡一样。
小区的名字取得洋派别致, 内部的园林设计不能说不好,但周围被大片的农田包围着,建筑工地的吊车突兀地矗立在荒田中央,小区就像座落于村庄的城市。尘土飞扬的道路坑坑洼洼,路边新盖的漂亮建筑还没有来得及展现尊荣,已经灰垢蒙面,留下无数脏兮兮的印迹,垃圾被随便扔在路上,无人打扫。不知道要等到那年那月,这里才能成为开发商描述的真正宜居的优美环境。
国人的居住面积节节攀升,如今连上海免征房产税的人均面积都达到了60平方米,堪超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水平。仔细看看周围的人,有几套住房的家庭占大多数。传统置业观念的影响和恐慌心态的作用,能掏得出钱的人倾其所有,把几代人要用的房子早都买好了。再过不了几十年,一对小夫妻手中拥有的除了自用的那一套房子外,加上另两套从双方父母身上继承得来的房子,恐怕还不止有3、4套房产。如此一来,人人都有剩余房产,谁来接力买下这些多余的房子呢?超前消费给未来埋下了巨大的危机。很多被人买下空置已久的房子,特别是高尔夫球场周围的那些别墅,年久失修,已经斑驳陆离,如此卖相,加上冷清的环境,很可能无人问津,慢慢变成一堆建筑垃圾。
有个关于暴富一族畸形消费的笑话,“吃一碗,倒一碗”,反正有钱。住房大概也会变成“住一套,空一套”,浪费极大。在贪婪趋利的心理驱动下,国人逮什么炒作什么,大概也算是中国一大特色吧。
我们自己在苏州拥有的几套房子,租金越来越少,其中一套挂在中介所超过半年了,租不好租,卖又卖不掉,房产市场看起来红火,其实是有价无市。国家调控的政策一波紧过一波,现在还指望买房增值的人说不定真成了击鼓传花最后接棒的傻瓜,我们还是见好就收,过完年后赶紧卖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