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惟酒无量

(2011-01-26 19:40:32)
标签:

文化

杂谈

马上就到了春节,仿佛已经闻到了酒香。

 

走亲访友的日子里,烟酒不分家。只是我对抽烟一直没有兴趣,甚至多少有些憎恶烟味儿,而对喝酒却慢慢培养出一些爱好。

 

自古以来,酒就承载了许多的文化意义。从纣王“酒池肉林”的穷奢极欲,到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政治权谋;从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英雄感叹,到岑参“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的文士豪情......每一个跟酒“字”有关的成语几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连酒量不高的欧阳修都借着酒意,坦承“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心迹。

 

不敢自诩酒量有多大,但平生从没有喝醉过。不论是私人聚会,还是商务应酬,一般场合少不了喝酒,可谓“酒精”考验。不醉酒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一不贪杯,二靠实力。喝酒这事,讲究气氛和酒伴,要的不是一醉方休的畅快,而是酒至微醺、轻松愉快的感觉。阿堵物多则伤身,少则宜情。

 

在应酬的场合,我会冷静地克制自己,少喝为妙,实在躲不掉,那就只好奉陪,给对方留下印象深刻。有一次到山东出差,客户中午吃饭时就招待每人一瓶白酒喝将起来,结果客户饭后午睡不起,该谈的事情不得不等到第二天才谈。熟人之间,大家知道我有酒量,但并不清楚到底能喝多少,留下这一份神秘,撩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有几次跟代理商吃饭,挡不住北方人的豪爽,多喝了几杯,结果代理商被抬走。经验证明,有酒胆的人不一定都有酒量,有酒量的人不一定爱露相。

 

意外发现自己的酒量很大,是在当年谈恋爱第一次到女朋友家登门拜访的时候。毛脚女婿初次上门,会受到未来的岳父岳母大人的严密考察。清醒状态下的举止谈吐和待人接物自不必说,喝酒的过程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真性情, 以酒品论人品,酒精刺激下的状态应该最真实记得那次,她的父母依老家的习俗安排了能喝酒的陪客,几瓶白酒摆上桌,几个人对我一个,推脱不掉,恭敬不如从命,几个回合下来,没想到我“初生牛犊不怕虎”,反倒把陪客喝倒,第一关得以顺利通过。其后几次上门,自家人凑热闹,特别是那个当土地局长的连襟,每次都要挑起“战争”,席间硬要劝酒,祝酒辞讲得言真意切,却之不敬,只好接招,一不小心把他们喝得脸赤耳热, 其中不胜酒力的竟被放倒;还有一次,内弟当兵复员回来,见面也是以酒当茶,秀才遇上兵”,他以为投降的肯定是我,结果把他喝得又吐又呕,受女朋友好一顿责备。以后逢年过节,相聚一堂的时候,大家端起酒杯,最多也只是意思意思,点到为止,没有人再敢跟我斗酒,从此我在大家心目中牢牢建立了酒才的地位。

 

最近几年,白酒喝得少了,葡萄酒喝得多了,喜欢随意慢酌的滋味。那种大碗喝酒的豪迈,在善酒者看来,实在是暴殄天物。国内喝酒的习惯,有太多强人所难之处,同时也有自戕式的悲壮,我深不以为然。惟有牢记孔子“惟酒无量不及乱”的境界,才能避免酒后无德或者酒后失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中年危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