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先进位的本质是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2022-06-21 10:12:49)
标签:
高新区长城所 |
分类: 高新区与区域创新 |
随着2021年国家高新区最新一期综合排名公布,高新区几家欢喜几家愁。高新区为什么这么重视每年的综合排名?我认为这不止关系到高新区领导、部门、个人的绩效、考核等“面子”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面子”可以看出国家高新区的“里子”问题。我们只有正视“里子”,有针对性地开展关键性工作,才能在这个阶段把握好引导园区高质量走向新时期两区定位的关键。
长城所很重视国家高新区“对标找差,争先进位”工作,一直在关注、研究这个问题。尤其2021年4月新版评价发布以来,长城所由高新区咨询部统筹,从新版评价指标、关键指标分析、五类指标模型构建、重点案例研究等方面,深度研究、探讨如何推动高新区对标找差、争先进位,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打法和经验,希望能够助力更多国家高新区,通过对标找差、争先进位,真正推动高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一、国家高新区新版评价指标体系呈现的特点
新版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设计上与五大发展理念相对应,导向上既强调质量效益,又强调规模增长,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效率质量优先,兼顾总量和增量,新设新增、净增、新晋等指标。二是强调要有高原更要有高峰,围绕高强度研发投入、高价值产出、高效率转化等指标,突出高水平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三是更加重视企业培育,考核覆盖各个阶段的企业数量和质量,同时看重瞪羚、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企业、获得风投企业等高价值高成长企业。四是更加关注产城融合。强调以园区促进产城融合,要以人为本,在负责创新创业环境的同时,要兼顾园区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五是兼顾东中西发展差异,探索部分指标分类评价,按照东部更强调创新创业,西部更强调生态环保、绿色发展,采取差异化评价。六是更加重视高新区在地方的位势,新设高新区占所在城市GDP比重、管委会可支配财力等指标,评价高新区对所在城市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七是实行定性指标定量化评价,制定并试行“高新区评价中定性指标打分定量化处理工作指引”,大幅度降低主观随意性和自由裁量权。
二、高新区争先进位的几个关键工作
前面说了对新版评价指标体系的几个特点。面对科技部和省市的高质量发展要求,高新区要实现对标找差,争先进位,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有什么能抓住的关键呢?我认为,一是要强调理念转变,正视事情的本质,就是要思考如何推进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这个推进工作不只是科技部门自己的事,而是个高度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整个管委会都要转变理念。二是要加强顶层设计。要构建一套“4+1”争先进位工作的体系,这个体系就是“一套指标体系、一套工作体系、一套政策体系、一套考核体系、一个大数据平台”,切实推进高新区争先进位高质量发展。三是要重视企业梯度培育。重视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尤其是高新技术高成长企业的挖掘和培育工作,构建“初创型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四是要强化数据驱动。构建高新区指标数据库,搭建一个争先进位大数据平台,不断强化数据识别和分析,动态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五是要争取得到全市的支持。加强统筹协调,探索“一区多园”模式,把“一区多园”做实,切忌只统计数据,不干实事。六是要重视统计工作。要应统计尽统,要指定专人专班负责火炬统计,与地区统计部门加强衔接,对统计人员定期组织培训,推动高新区率先进行认知升维。
三、长城所在服务高新区“争先进位”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为中国高新区咨询的第一品牌,长城所先后与140+国家高新区紧密合作,积累了丰富多维的数据资源,建立运营了一批国家高新区大数据平台,拥有一批区域新物种企业和招商资源,多次组织和举办重磅城市大会、双创系列活动。对于高新区在提升创新引领力方面的需求,长城所联合园区共同谋划有显示度的大事,与苏州工业园合作举办了潜在独角兽大会,与武汉光谷举办瞪羚塬系列活动,支撑合肥高新区成立全国首个场景创新促进中心建设,助力高新区做大做强创新品牌。对于一些园区相关指标为零为负的问题,我们聚焦制约园区发展的根本问题,通过科技资源导入、搭建大数据平台等有针对性的特色化落地服务,真正助力园区指标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总的来说,我们以指标提升为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核心,通过“咨询+服务”模式,从“面子”抓到“里子”,为高新区提供争先进位研究及服务。常熟、湖州莫干山、南昌、淄博等高新区通过和长城所开展战略合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