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硬科技应用场景,促进武汉新经济爆发成长——武汉东湖潜在独角兽座谈会上的发言

标签:
硬科技武汉独角兽新经济 |
分类: 瞪羚-独角兽 |
2019年1月4日上午,我、黄波和赵荣凯参加了由长城战略咨询光谷研究院与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联合召开的东湖潜在独角兽座谈会并发言,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创局李春龙、东湖大数据、极目智能、合刃科技、慧联无限、羲和时空、库柏特、依讯等企业参加了会议。

一、光谷潜在独角兽对场景创新充满期待
长城所的黄波副总经理向企业家们介绍了《场景:新经济创新发生器》研究报告,提出场景对于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场景既是新经济的创新发生器,也是培育区域独角兽的核心平台。
武汉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杜乐,建议数字交易类企业要围绕客户应用的核心需求创造价值,希望政府能开拓市场化的创新,重点搭建底层公共平台。我认为大数据公司在搭建数据服务平台的同时,更应该聚焦数据的实际应用市场,寻求精准的产品落地和产业爆发。
武汉极目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梅李娟,提出政府能协助拓展与传统汽车企业(如东风公司)的合作渠道,同时向本土企业开放更多交通、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市场。我建议这个企业可以聚焦于定位更明晰的、具备自身特色的,应用场景的打造。
合刃科技(武汉)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胡植,提出要政府能加大对新兴技术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目前的科技服务体系,如推动中试平台等投入使用。我认为这个企业作为光学检测结合AI技术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建议光谷把它作为是非常值得关注并合作的对象。
武汉慧联无限科技有限公司的政府关系总监丁丹,提出目前企业研发成本过高,希望政府能全面支持底层通讯技术建设并提供使企业更具盈利能力的应用场景。我建议这个企业在稳固智慧小区这一稳定场景的市场份额前提之下,下阶段要把智慧城市的应用场景作为核心战略布局,争取与百度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抓住市场先机。
羲和时空(武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章红平,提到了目前正在做的重点项目如铁道智能管控、无人高速收费等,希望政府能协助提高与当地政府通协作效率。我强调无人高速收费项目作为自由流的建设打造,对武汉具备重大的城市战略意义,是值得光谷政府大力扶持的。
武汉库柏特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代表徐春华指出,在市推广的过程中面临用户接受度较低、使用成本难控制等问题,希望政府能提供资金、商用场地等方面的支持。我建议企业下阶段能结合自身技术优势更加聚焦发展,积极寻求市场爆发的机会。
武汉依迅北斗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的企业代表认为,政府应充分发挥武汉在北斗市场的技术优势,推出更多北斗产业的培育政策,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我提醒这个企业下阶段要积极寻求市场爆发点,建立稳健的商务盈利模式。
二、我就武汉东湖高新区潜在独角兽如何挖掘应用场景做了发言
武汉东湖高新区如何深入挖掘应用场景、推动新经济爆发,可以总结为三点:第一,武汉硬科技企业的爆发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第二,武汉高新区未来经济加速的关键在于场景的有效供给;第三,要加快制定光谷场景创新硬科技创业的相关政策。
第一,武汉硬科技企业的爆发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现在武汉已经在多个领域出现了以技术创新为主的潜在独角兽和硬科技企业。目前对于这些企业的发展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找到落地的应用场景,快速抢占市场建立起盈利模式,这样才能实现爆发式成长;二是要培养起企业家的洞见力。现在不是谁的技术高,谁就能引爆市场的,而是要视角最独特、视角最到位,最能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技术优势,洞察出最合适企业发展的应用场景。企业不要闭门干活,多思考、多观察,才能逐步提升洞见力,通过专业咨询也是企业家提高洞见力的有效途径。
第二,武汉未来经济加速的关键在于场景的有效供给。光谷现在的场景供给现状有两个特点:一是已经有一批硬科技企业找到了应用场景实现了落地;二是在武汉仍有大量的公共市场并未对企业开放,如公共安全领域、传统垄断市场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武汉的应用场景供给能力,武汉可以学习其他城市的先进做法。现在场景做的好的有两个城市,一个是上海,一个是成都。成都是做得最早的,出台了《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提出要着力培育新经济的七大应用场景,还在高新区搭建了一个新经济的场景馆。上海是因为曾举办过世博会,当时在世博会就已经尝试过许多以前没有的场景,上海在今年12月推出了“智城计划”,采用应用场景模式培育产业。这两个城市都建立了丰富的场景供给体系,是值得武汉学习借鉴的。
第三,要加快制定光谷场景创新硬科技创业的相关政策。光谷在高新区发展上一直处于创新领先的位置。光谷十条、创业十条都属于政策创新的前沿。最近几年,新经济的发展对新经济制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光谷在这方面略显滞后,光谷应该奋起直追,全面在新经济制度上走在前面,实现新经济的制度引领。就具体政策需求来说,光谷急需制定创新的政策,也急需制定硬科技创业的政策。在硬科技创业方面,中关村和西安高新区都已经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最后,我建议光谷管委会、光谷的潜在独角兽企业能一起推动武汉的应用场景落地,促进硬科技创业,实现经济爆发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