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2日下午,我参加了合肥高新区新经济大会暨高成长企业发布会。在会上我与合肥市朱策副市长,合肥高新区宋道军书记一起为长城战略咨询合肥新经济研究院揭牌,并向合肥高新区的潜在独角兽颁奖,并做了《合肥如何发展新经济》的演讲,主要讲了三个方面:一是寻找伟大创业者,二是新经济企业非线性成长,三是培育瞪羚独角兽。
http://sucimg.itc.cn/sblog/j50e226aefbca6087fe859b6adabe68b1
一、 寻找合肥的伟大创业者
合肥需要伟大创业者,目前合肥的伟大创业者有四个,科大讯飞、国盾量子、太赫兹、必欧瀚。其中科大讯飞是已经毕业的独角兽企业,它目前奋斗的目标是要成为估值达到一百亿美金的超级独角兽。合肥像杭州对阿里一样,要对科大讯飞全面支持,要做科大讯飞节,做讯飞小镇,让讯飞孵化出更多的独角兽。科大讯飞如果能在最近几年成为超级独角兽,这就是合肥的又一里程碑。
目前中国有160多家独角兽,这说明中国已经走在了全球新经济的前列。前几十年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欧美国家,而到了新经济时代,还能继续保持竞争态势的就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我认为合肥和科大讯飞已经进入到全球新经济竞争的第一梯队,合肥高新区也已经进入世界一流园区。
2017年合肥新增企业数5012家,高新技术企业数1025家,上市企业数21家,瞪羚企业数42家,独角兽企业1家,潜在独角兽企业2家,这些数据说明合肥高新区已经走在发展新经济的前列,更说明合肥高新区还存在着更大的潜力。
那么合肥应该学习哪些地方,继续发展新经济。目前在双创方面有两大竞争主体,分别是美国和中国,美国有两个典型:硅谷训练营和奥斯汀西南偏南,中国的两个典型是中关村创业大街和光谷的青桐汇。我认为合肥最应该学的就是光谷青桐汇、中关村创业大街、奥斯汀西南偏南和硅谷训练营。
光谷青桐汇的本质就是劝创业,中国几千年以来的逻辑是劝农、劝学、劝创业,青桐汇使创业企业大量出现。在青桐汇发展过程中,湖北和武汉市时任领导多次参与青桐汇活动,武汉的5个独角兽企业就是在劝创业过程中创业的,而高新区应该学习的就是劝创业,合肥高新区乃至合肥市的领导都应该去中科大、安大等学校去动员创业,活跃创新创业的氛围。中关村大街的特征是有若干个创业服务机构已经成为独角兽,创业者可以去创业大街找合伙人和天使投资人。合肥的创业氛围很好,但是也要打造更有展示性、更舒服的创业大街和创业环境。奥斯汀的西南偏南已经超越硅谷,成为美国和全球创业者的节日,每年三月份都举办为期五天的创业节,全球有影响力的创业企业都要去路演。中国的创业者也应该去奥斯汀感受创业氛围,这是全球最活跃的创业节日,而合肥也应该学习奥斯汀,应该做出自己的创业节日。硅谷的创业服务就是做训练营,训练营是从全球大量创业者中选出优秀的创业者来到硅谷,经过硅谷训练营两个月的打磨,商业模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未经这种打磨,在市场上则需要多年时间才能找到最佳商业模式。
合肥高新区需要商业模式实验室,目前长城所的商业模式实验室是中国唯一进行商业模式打磨,提高创业者洞见力的众创空间。中国的所有潜在独角兽或者成为独角兽企业我们都应该参与打磨。我本人是一直在创业的前线,希望我们可以和合肥的创业者有更好的对接,我们要做更多的服务,安排合肥的创业企业去中关村、去硅谷做路演。在新的时代,创业者需要新的特质,20年前敢冒险就可以,现在要有洞见力,才能成为伟大创业者。高新区的任务就是发现伟大创业者,让伟大创业者更伟大。
二、新经济企业非线性成长
新经济时代企业生产要素转为信息、数据、知识,要素效率显著提升。三大互联网定律推动新经济指数型成长,分别是摩尔定律、梅特卡夫定律、吉尔德定律。新经济时代的生产要素与传统耗损型生产要素具有不同的属性,最大的区别就是外部性带来的零边际成本,生产边际成本几乎为零是新经济企业非线性成长的核心,数据和信息成为了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推动边际成本越来越小,当边际成本为零时,企业就会出现爆发式成长态势,才能越做越大,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
全世界的产业经济都在迅速变化,将来合肥的伟大创业者不仅要在中国越做越大,还要在全球越做越大。当边际成本越做越小,呈现爆发式增长现象之后,从以往的小微企业-大中企业的企业线性成长规律就转变为创业-瞪羚-独角兽的非线性成长规律。
三、培育瞪羚独角兽
瞪羚就是跨越了死亡谷能活下来的企业,创业到瞪羚的三大成长机制是使命感、抓机会、拉长板。现在很多企业都是补短板,其实应该是拉升自己的长板。现在合肥瞪羚数是42家,在全国排名13,如果坚持五年做瞪羚计划,就会进入全国前五;如果继续往下走,合肥就能在全球进入创业前十名,那么合肥高新区一定会是一个伟大的高新区。中关村瞪羚王企业曾实现了百倍的增长,光谷的瞪羚王曾实现了20倍的增长,目前合肥高新区瞪羚王企业是3倍的成长,纳税实现了10倍的增长,成长的还是不够快,需要高新区的领导更加关注爆发式增长企业。
中国的164家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上杭深,各省市长都对瞪羚独角兽的事情及其重视,最近深圳重视独角兽的事情,志在超越杭州。独角兽企业成长机制是“1+3+5”:1洞见是发现、引领战略方向,能不能洞见产业未来十年的变化;3大驱动力是合伙(人才)、创业(资本)、创新(技术);5大属性是根本,是跨界、平台、生态圈、引爆点、自生长。
合肥发展新经济,要培育伟大创业者、瞪羚、独角兽,建立梯度培育计划。底层是伟大创业者、潜在瞪羚和种子独角兽,中间是瞪羚企业和潜在独角兽,最上层是独角兽企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