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邓玩转南半球】玻利维亚(六)古文明的谜团

标签:
玻利维亚蒂瓦讷库旅游tiwanaku杂谈 |
车子离开拉巴斯后,穿过El
Alto小城,沿着高原公路继续前行,约70公里之外,玻利维亚著名的古印第安文明遗址──蒂瓦讷库(Tiwanaku)就在眼前。
古城的位置在的的喀喀湖边约20公里的高原荒野上,介于玻利维亚与秘鲁两国之间。这里海拔高约3900米,我一进入遗址区域内,就感到胸口有些闷,高原上含氧量很低,我不得不放慢脚步,适应气候。
首先来到的是遗址前面的博物馆,了解一下古遗城的文化历史。馆内陈列巨型的神像和部分出土的陶器和木乃伊等。根据资料考证,公元前1500年人类就在这带群居和耕植,从原本一座小村庄逐渐发展壮大成为蒂瓦讷库帝国,帝国全盛时期疆土覆盖到今天的玻利维亚、秘鲁、智利和阿根廷,对这些国家地区的文化艺术有很深远影响,这遗城则是蒂瓦讷库帝国政治、宗教、文化的重要城市。
帝国瓦解后,古城也遭到荒废,西班牙人对这片土地的侵略与殖民则进一步摧毁这座遗城,将城内的石块搬去搭建教堂、房屋,徒留一堆颓垣败瓦。直至1960年代,政府才开始进行修复整建。
根据考古学家的推断,古老的蒂瓦讷库帝国是一个「文明」社会,它的发展依靠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力,而非仰赖战争武力的扩张,和古今中外许多帝国的扩展方式大相径庭。
可惜的是并未发现蒂瓦讷库人留下丝毫的文字记载,这可苦了考古学家们。经历逾半世纪的研究,他们依旧设法破解这个远古的印第安文明。到目前为止,遗城仍不断进行开掘考古。
遗城基本上由几个重要建筑组成,其中规模最大、最宏伟的建筑是一座高约16.5米,长203米,宽192米的阿卡帕纳金字塔(Akapana
Pyramid)。它的外层由光滑的安山岩覆盖,经过长年累月的外露,近90%的表层都已剥落,登上金字塔的阶梯也饱受磨损而破烂不堪。基于安全的考虑,导游强烈建议我不要登上塔顶,我于是放弃这次「欲穷千里目」的机会。
金字塔旁有个28 x 26米的四方形大坑洞,感觉像一座游泳池,它是座挖地而建的半地下神殿(Semi-Subterranean
Temple)。中央竖有一根巨型的红岩柱石,导游告诉我,那是蒂瓦讷库人传说中的神祇维拉科查(Viracocha)。我走近一看,看见柱石雕刻着一个头戴冠冕、身穿长袍的人形,双手摆在胸前,身体两侧还雕刻着弯曲的长蛇,彷佛从地上蜿蜒攀爬到维拉科查的身上。虽然石像饱受风沙侵蚀,然而肖像的面容依旧显得祥和恬静,又流露出一股令人慑服的力量。
两块带有纹路的石碑竖立在它旁边,虽然不知道上头的纹路到底记载了什么,也或许是对神祇的歌颂吧!
半地下神殿四周围的墙壁是由大小不一的红岩砌成,契合得天衣无缝,石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就矗立一根逾数吨重的笔直大石柱。不过最令人望而生畏的是墙上175个榫接的人头(Tenon-heads),这个头像比石墙的颜色稍淡,是用较为松软的火山岩石作材料雕刻而成,有些头像已面目全非,有些则依稀还能辨出它们的轮廓,可以看出每张脸孔都不尽相同。这些墙上的装饰代表什么意思?含有什么玄机?这些未解之谜仍旧是给予考古学家的考验。
我记得半年前曾在墨西哥玛雅古文明遗址中见过类似这样镶嵌在墙上的头像。凭两者文化之间的接近,又或许可以大胆推论它们可能是同出一脉,或曾经受过彼此文化的影响。
大卡拉萨萨亚神庙(Temple de
Kalasasaya)就更有具有代表性了,它是蒂瓦讷库人举行宗教祭神仪式的场地,由于四周以坚固的石墙包围,所以保存得较完整。

神庙里有一道「太阳之门(Gateway of the Sun)」是此处最著名的古迹,号称「世界最伟大发现之一」,是按4:3的比例用一整块巨大安山岩雕凿而成,据说原本外层铺上金光灿烂的黄金,却因西班牙人的寻金梦,使得门上的黄金全部被削去,徒留下光滑的安山岩,让人听了又是气愤、又感唏嘘。
门框上下左右都留着清晰的雕刻,刀法细致,有神像和各种花纹图案。导游仔细向我介绍它的奥秘:太阳门上端门楣中央刻一个人形浮雕,头部有24条呈放射状的线条,可能代表着阳光,使得有些学者认为这是太阳神,但有另一派的人认为这应该属于创世神维拉科查。中央浮雕的两边各自刻有三排共48个浮雕,上下两排有着人的外型,中央那排则是兀鹰的头,它们手握令牌,面朝中央。
根据考古研究结果,太阳门上的浮雕是代表蒂瓦讷库人对宇宙天象的理解,以及深奥的历法计算,可以展现古印第安文化的精髓。
太阳门前面是中央庭院,是一座石墓宫。古人非常聪明,在这么大的遗城里,地下铺设了整齐的管道和排水口,用来疏导雨水。
传说在每年的春分和秋分,太阳的第一道曙光会准确无误地射进门中央,随着旭日冉冉升起,光线逐渐延伸到庭院中央。然而,经过西班牙人的摧残后,这座太阳之门重新被发现时已经破损不堪,尽管经过修复,恢复了旧貌,但位置已遭到挪移,不复见曙光穿越「大门」的奇观了。
遗址四周可见到不少巨型的石像石碑,造型各有不同,是不同年代的产物。遗城内还分有不同阶级的居所建筑,地板的岩块上留下明显的接榫坑洞痕迹,很可能曾经装有金属铆钉之类,种种迹象可以推断古人具有相当的建筑水平。
我在外头见到一堵横七竖八,胡乱堆砌起来的石墙。导游向我解释,考古研究认为蒂瓦讷库人在过去的某个时间点修建城市时,不知是否遭遇天灾,或其他突如其来的事故,使得他们立即丢下手上的工作不顾。到底是何原因令他们落荒而逃,放弃家园,一下子让古城悄然消失呢?这点又与我在智利复活节岛上遇见的情境相当雷同。
临离开遗城时,导游遥指城外一大片长满杂草的小山丘,表示那是考古学家仍未开发的古文明遗址。我衷心期盼能早日有更多的文物重见天日,揭开这个文化的神秘面纱,让人们对这个神秘的远古文明帝国有更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