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邓玩转南半球】玻利维亚(五)和平之城不和平

标签:
玻利维亚拉巴斯旅游 |
我拎着湿透的外套告别「天空之镜」乌尤尼,直奔机场,飞返驻地拉巴斯。
玻利维亚这个总面积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人口约有1000万,却拥有两个首都:拉巴斯是行政首都,总统府、议会和政府机关都设立在这座城内,是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苏克雷(Sucre)则是根据宪法规定的真正首都,是最高法院的所在地。
拉巴斯的城市全名为Nuestra Señora de La Paz,是过去西班牙人统治时期留下来的,西班牙语La
Paz即是「和平」之意,因此又有「和平之城」的称号。不过由于能源价格大跌,经济增长缓慢,全国差不多有一半以上人口仍生活在贫穷线以下,使得拉巴斯跟其他玻国城市一样,治安变坏,尤其在晚间,经常有抢劫旅客事件发生,非常不安全,「和平之城」变成徒有虚名。
当我返回拉巴斯时,已是月上九霄,夜幕低垂。拉巴斯机场建在海拔4061米高的山脊上,比西藏拉萨的贡嘎机场高出将近500米,是世界最高的机场。至于在山谷下面的城市,仍比拉萨高200多米,平均海拔达3800多米。我在此待了3个晚上,庆幸没有高原的不良反应影响旅游的兴致。
在拉巴斯的头一天,我早出晚归,路上街灯昏暗,未能清楚欣赏到这城市的风貌。经过一夜休整,我精神奕奕重新出发,出门时日已三竿,从山谷底的市中心沿着迂回曲折的街道向上爬升,终于有幸见到她的庐山真貌。
听导游说,市民正沉醉在为期一个月的狂欢节气氛中,早上大部分商店的休息,偶尔可以见到穿着传统印第安人服饰的男女走在路上,这场景与我两年前在秘鲁所见的十分相似。导游表示,其实玻利维亚社会仍有阶级区分,从人们的肤色、语言和服饰不难分辨他们的社会地位。
导游同时还提醒我,玻利维亚人相当迷信,尤其是妇女,她们认为相机会摄去灵魂,因此若未征得同意而拍照,恐怕会招惹麻烦。不过,他又半开玩笑说,假如肯支付小费,她们的灵魂马上又回来了。我听罢只好沿途尽量以长焦距镜头来拍摄,省却麻烦。
车子越走越高,整个拉巴斯的山城面貌尽在眼底,密密麻麻的红砖屋依着陡峭的斜坡而建。城中贫富悬殊,居住的环境和条件各有不同。山城的高处空气稀薄,风大又寒冷,容易招病,居住环境较不理想,所以最高层是印第安人的住宅区,基本上是最穷的地带;中层是行政中心和商业区;最低层才是富人的高级住宅区,跟我们香港富人豪宅区多位于高处的布局恰好相反。
拉巴斯一带住着200多万人,交通非常堵塞,两年前政府增建起索道(缆车),连接山上山下,以期达到疏导交通的效果。
我观察山城的市容非常破落,大部分山区民房的外观显得残旧破烂,彷佛贫民窟一般的格局,许多房子盖了两、三层后一直维持建筑中的状态,没有屋顶,一条条锈迹斑斑的钢筋显露在外,乍看还以为是「烂尾楼」。我曾在秘鲁遇到过这种未封顶的烂尾楼,不过还未曾见过这般大规模。
导游解开我心中的疑惑,这一切都源于国家的房税政策。他说,玻利维亚政府对已完工的私人住宅征收很高的房屋税,仍在建筑的房屋则税率很低或甚至不用付税。因此市民设法不将房屋封顶完工,只居住于已盖好的楼层,达到避税的目的。不单是在拉巴斯,甚至全国各地烂尾楼也随处皆是,而且是「永不封顶」!政府也拿他们没辙。这样的趣闻,也只有走进拉巴斯才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