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邓和欧洲】追寻公主的影踪(二)

标签:
多瑙河瓦豪河谷奥地利茜茜公主旅游 |
我的瓦豪河谷精华游,就从梅克镇的观光游船码头开始。登上游船的露天甲板,继续茜茜公主旧日芳踪的探寻之旅。
我端坐甲板上,尽情眺望河道风景,两岸是满眼的绿意,天空是纯净的蔚蓝,清澄的多瑙河在如斯的美景映衬下,一下子被染上了湛蓝。我猛力呼吸一口清新空气,感到心神愉快舒畅。
其实多瑙河的颜色并不是纯粹的蓝色,它只是「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音符下的美丽描写,抒发他对这条奥地利母亲河的赞美和爱慕。
多瑙河的颜色在一年之中会随着气候、季节的交替而发生多次色彩的改变,主要的原因是河道曲折、河水深浅的差异、水中含酸碱成分的不匀和经过阳光的折射等多方面的因素。除了今天所见到的湛蓝河水外,我曾经在慕尼黑附近见过多瑙河呈现浓浊的绿色,在布达佩斯遇上了棕色,神奇的颜色变化为这条河流添加不同姿态的美丽浪漫。
河谷两岸是一望无际的田园、无数的古堡遗址、美丽的教堂和葡萄庄园。游船经过多个码头,接载来自不同小镇的旅客。
游船经过一座矗立在滨河岩石上的城堡,富有童话色彩的造型,圆尖锥的屋顶,棕色的顶白色墙身,非常耀眼,这就是熊皮尔城堡(Schönbühel),城堡建于1820年,保存得相当完整。记得在《茜茜公主》电影中,群众们挥舞着彩旗、站在岩石上欢呼吶喊,这场热闹动人的场面就是用城堡作为背景。未有料到相隔超过半个世纪,河谷的景物如昔,面前的熊皮尔城堡更胜从前。
远远还看到另一个山丘岩石上有座阿格斯坦城堡(Burg
Aggstein),这城堡兴建于12世纪,是奥地利最有名的古堡遗址,自300多米高俯瞰整个河谷美丽的风景。我虽然未能亲自登上山丘城堡,光是坐在船内便已能感受到这样美不胜收的景色。不知是否因游船上有中国旅客的缘故,游船还安排普通话的讲解,方便我了解城堡的历史。如今城堡只保留下Burgel和Stein两块直接建在岩石之上的遗址,其余部分都是后来扩建。今天城堡变身为一座咖啡厅,不过只在夏季营业。
我跟司机约好在上游地带的杜伦斯坦镇(Durnstein)会合午餐,便未跟随其他乘客在史匹兹镇(Spitz)和怀森基尔亨镇(WeiBenkirchen)上岸游览。
据说这两个小镇各有不同的景色和分工,它们都与奥地利葡萄酒业有密切的关连:史匹兹有「千桶山」之称(Tausendimerberg),即是在山丘上的葡萄庄园每年可生产逾千桶的葡萄酒。我坐在船上也能望见一层层的葡萄梯田,以及一座废置的城堡遗址,位于山丘高处,时刻看守着周围的葡萄梯田。而后者的怀森基尔亨镇则是瓦豪区中最大的酿酒中心,为葡萄庄园提供酿酒的服务。
杜伦斯坦镇因为发生过禁锢英国狮心王查理(Richard the
Lion-Hearted)的历史而闻名,小镇的后面山丘上有座克恩林加堡(Kuenringerburg)城堡,事件发生于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后,狮心王查理在回国途中,被奥地利的国王利奥波德五世(Leopold
V)抓住,并囚禁在这座城堡。直到英国付出庞大的赎金后,查理才被救回国。
镇上靠码头旁有座巴洛克式教堂,比较惹人注目是当中一座外型如灯塔般的科亚赫伦修道院(Choeherrenstift),蓝白相间的高塔,非常显眼。
我离船上岸后,穿过岩洞的阶梯,来到此镇唯一的五星级酒店Schloss
Hotel内的露台餐厅享用午餐。我和司机坐在河畔的阳台上,在正午的阳光下欣赏山丘下面蜿蜒曲折、波光粼粼的瓦豪河谷,并再次品尝传统的奥地利午餐,十分惬意。
用餐期间,司机向我讲述多瑙河名字的由来,它源自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叫做多瑙‧万凡的英雄,非常勇敢,而且本领高强。他娶了美丽的娜塔莎为妻子,在婚宴中,多瑙夸耀自己的本领无人可及,乘着酒意与妻子较量射箭,可是比赛结果是多瑙输了,他受到激怒,居然一箭把心爱的妻子射死。酒醒后,他感到懊悔不已,于是伏身在娜塔莎的尸体旁自尽,血液从他身上缓缓流淌,成了今日的多瑙河。
小镇刚好结束了葡萄的采摘期,仍弥漫着葡萄芳香馥郁的气味。镇上充满文艺复兴时期宁静典雅的气息,商店除了一般的纪念品商店外,也常见售卖奥地利出名的冰酒。镇外面则是一大片绿油油的葡萄园,非常壮观。
在电影中,茜茜公主站立在载她出嫁的邮轮上,高兴地赞叹河谷的美丽:「这简直像在做梦!」我也被这仅仅30多公里长的河谷美丽的山水深深吸引,期待来年葡萄成熟时,能够再来品味一番。
结束了小镇游后,我驱车返回维也纳市区,在晚上来临前赶到市立公园(Stadtpark)的音乐厅聆听经典音乐演奏会,更特地绕到园内的约翰‧施特劳斯雕像前,对这位伟大的音乐家表达敬意。
后一篇:【老邓和欧洲】慕尼黑之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