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到底传递了什么样的核心理念

(2023-08-04 14:16:17)
标签:

海德格尔

存在主义哲学

柏拉图主义

文化

历史

分类: 人文,历史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是尼采之后最具声望的德国哲学家。他对当今哲学和政治思想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从公众的形象来看,他是尼采哲学理念的追随者。按照美国哲学家大卫·法雷尔·克雷尔(David Farrell Krell,1944)的说法,喜好阅读哲学著作的读者,经常会在哲学书名中看到尼采和海德格尔两个名字的并列。可见海德格尔受尼采哲学思想影响之大。
       尽管海德格尔与尼采一样都是重新回到西方哲学的起点,即对柏拉图哲学进行理论研究,但两者得出的结论却完全相反:尼采提出上帝已死的说法。但是海德格尔却提出:”只有上帝才能拯救我们“。因为担心这个结论在生前发表可能遭到的攻击,他要求德国的一家媒体在他死后再发表对他的采访。
       在1966年的采访中,他对西方现代文明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一切都在运转。这正是令人敬畏的地方。而这类运转的技术(指的是自动化的技术)越来越多地驱逐人类并将其从地球上连根拔起。换句话说,我们现在都迷失在技术和工具性思维的形式和结构中,以至于我们甚至没意识到自己已迷失了。因此当今的哲学无法对世界现状做出任何直接的改变。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上帝才能拯救我们。”
        从1931年开始,海德格尔以弗莱堡大学(the University of Freiburg)哲学教授的名义用近十年的时间讲授《论真理的本质》(On the Essence of Truth)主题的系列讲座。该讲座是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在讲座的前言中,他将真理的本质看作是存在的规律和结构相结合的东西。他认为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540-480BC)的“斗争或战争是万物之父”的观点就是对真理本质的一种表述。
       海德格尔认为真理的类型有两种:正确的真理和真正的真理。他说,系列讲座涉及的是真正的真理,而不是像“2+1=3”、“地球围绕着太阳运转”和“冬天是在秋天之后”这类正确的真理。在系列讲座中,他将主要的关注点放在柏拉图的对话《理想国》的洞穴寓言中。他认为该寓言揭示了真理的本质。
       海德格尔把洞穴寓言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被锁链固定身体和双腿的囚徒只能看到墙壁的影子;第二个阶段,解除锁链后的囚徒回头看到了火光和洞穴内部的细节;第三阶段,囚徒离开了洞穴,看到了大自然的景象,意识到宇宙的一切都是太阳光带来的;第四阶段是解放者重新返回洞穴,向生活在洞穴的囚徒们传递大自然的真相。
       在洞穴寓言的第一阶段中,海德格尔看到了人类的日常处境:沉溺于闲谈,沉溺于习惯,沉溺于近在咫尺的事。他们把习以为常的东西看成是真相。在撰写的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Being and Time)中,海德格尔对日常的生活现象进行了广泛的现象学分析。他认为人的情绪变化,比如焦虑、兴奋和害怕所带来的压力很容易导致人们失去自我的判断力。
        海德格尔把第二个阶段看成是人类的第一次解放,从只能看到影子的世界到看到洞穴内部的真实情况。这不是某个偶然事件,而是触及人类本质的事件。尽管人类仍然在洞穴,他们已开始思索自我存在与光明、伪装和真实之间的相互关系。
        海德格尔把第三阶段看成是人类真正的解放,不是火光下的解放,而是太阳光下的解放。这种解放是面向大自然真实状态的转变。这种解放产生的基本条件是暴力,人们在暴力的干预下被拖出洞穴。对于希腊人来说,他们是与巨大和黑暗的力量进行着伟大的斗争,而不是在花园中散步。
       此外,第三阶段还有另一种解读,就是太阳光与理念的联系构成了西方哲学的基础。太阳光作为理念的感觉形象。我们的认知概念是围绕着“看”和“光”。理论认知(theoria)就是“看”。而在基督教中,上帝被设想为光(lumen), 而人类被赋予了理性的自然光(lumen naturale)。
      通过德语的 Helle(即明亮或清晰)和 Hallen(即响亮)之间的词源联系,海德格尔指出了可见与可听、观看与聆听之间的联系。 海德格尔认为,正是从亚里士多德那时开始,听觉开始主导希腊人的存在,就像理念和视觉一样。在希腊传统中,谈话是“人类本质的决定性时刻”。他认为,谈话是人类的一种交流方式。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解释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对人类作为“政治动物”的著名定义。
      实际上,海德格尔对洞穴寓言的解释是不寻常的。因为它涉及到一个人如何理解自由的问题。海德格尔认为,寓言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及其各自的解放形式表明,“自由不是从某种东西中解脱出来,而是被引向某种东西。”自由不是指不受束缚,而是为某件事而自由,即因为光明而自由。我们必须“习惯”它,我们必须把自己与光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寓言的第四个阶段中,解放者通过暴力行为将洞穴的囚徒解放出来,但解放者也面临着由于误解而被囚徒杀害的可能,就像苏格拉底喝了铁衫酒而死一样。海德格尔把解放者看作是哲学家,而不是政治家。按照柏拉图的对话《诡辩者》的说法,海德格尔把哲学家定义为思想停留在现实本质上的人,而庸俗灵魂的眼神无法长期忍受现实本质的强烈光线。那些认为哲学家过着悠闲的生活,坐在房间内思考哲学思想的人,存在着一种肤浅的认知,没有意识到哲学家承担着艰巨的历史使命。
       海德格尔通过对洞穴寓言的详细分析,得出三个重要结论:首先,真理是与虚假和伪装的信息并存的。其次,个人进入到各种现实的关系中,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和客观世界的存在。第三,人类存在的环境既包含着真相,也包含着虚假和错误。揭示真相需要对抗和斗争,而对抗和斗争就构成了人类的历史。
       正因为如此,海德格尔指出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不是一种文化现象,不是个人的发展机会,不是一个学术领域,不是一种世界观,其反映的是人类历史上的带有独特质疑特征的基本事件。人类就是通过这些基本事件而不断改变自己的认知。在一定意义上讲,海德格尔理解的哲学就是一种政治或公众的行为,与社会大众的生活密切相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