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
(2022-11-15 10:18:29)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离离”是形容青草繁茂的样子,出自《诗·经小雅·湛露》:“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古原上青草繁茂,春生夏长秋枯冬亡,年复一年循环往复,即使古原经过烈火的洗礼,草木化为灰烬,一旦春风吹来雨水润泽,小草依然能够重新顽强生长且更加旺盛,草虽弱小生命力如此强大。广阔的原野上一条古道伸向远方,渐渐消失在碧草之中,在遥远的的前方碧草环抱的地方,有一座荒凉的古城,那是朋友将要去的地方,挥手自兹去再次送别王孙,更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生活虽然艰难希望王孙象小草一样顽强生活,以期它日再会,惜别的心情充满忧伤和希冀,连青草都有送别之意。
“又送王孙去“句出自巜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浅显易懂,用典自然,对仗工整,有景有情水乳交融,发人向上影响深远,意境浑成。
白居易(772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葬于洛阳。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作品平易近人,乃至于有“老妪能解”的说法。
贞元十五年(七九八)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八四二),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七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