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人日记(三题)

(2010-12-27 23:20:32)
标签:

文化

分类: 短小说

《小说界》2010年第六期刊发了安谅三篇短小说,现发于此,以飨各位网友。

 明人日记(三题)

安谅

 

明人的老同学L君邀请一聚。又是电话又是短信的,明人难拂盛情,那天下了班就匆匆赶去了。

路堵迟到了。一到才发觉老同学都来了,好多还是毕业之后就没再碰面的。那种同窗情谊自然是乐融融的。席间笑声喧语,也都为L君这么热络的组织频频敬酒致谢。忽然,服务员推车送来一个圆圆的大蛋糕,上面插着蜡烛,随即,音乐声欢快地响起。是祝贺生日歌。

是谁的生日呀!大家都在互相询问时,一个与L君平素就十分密切的同学揭秘了:“L君再过十五天就生日了,为了大家团聚,L君就提前过了。”大家先是一愣,随即鼓起掌来,一起为L君唱起了生日快乐歌。

明人这时想起,L君历来具有“超前”意识的。在学校读书那阵子,这种“超前”就很突出。比如最早就与邻班的女生恋爱了。毕业不久,就率先结婚生子了。比如毕业前一年,就与某声誉卓著的设计院挂上钩了,也是班里第一位毕业后就如愿正式工作了。

工作之后,也是很快提职,又迅即跳槽,又报考机关,虽官级居明人之下,可也已副处多年,是蛮有实权的机关要员了。他的“超前”意识与运动轨迹,也是让同学欣羡的。

明人于是笑问L君近日还有何“超前”行为,也让大家借鉴借鉴呀。那位老同学又羡慕的口吻迫不及待地介绍:“L君已买了四套房了,连为他儿子和未来孙子的婚房都准备好了。”大家啧啧赞叹,L君则笑而不答。那同学又补充道:“L君连退休以后做什么都安排好了。”大家甚为好奇,都看着L君。

L君一笑:“这不稀罕,已让人组建了一家公司,退休后自己干,好多人都这么做的。”处长总有一天不能做的,人也总要退休的。“

大家愕然……

L君又笑:其实,更超前的是,我把百年之后的墓位也买好了,就那个著名的长青慕园。你们想想,现在已卖五万一个,我这处长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呵呵,打了个对折。想想,我们还都四十来岁,再过四十年,恐怕上百万都买不到了。那时年老体弱,又无权无职的,那就只能干瞪眼了。”

这才是真正的“超前”呀,明人与同学们被震撼了,好久说不上话来……

 

 

  

   早些时候参加应酬,明人的朋友C带来一位靓妹参加,引得周座也好奇。朋友已婚,明人也有点纳闷,C向大家随意介绍,是我的大学同学,就是同学。说得很淡然,可他们俩眼神的交流都是另一番味道。之后不久,又一场聚会,朋友C又带来一位靓妹。她还是随意地向大家介绍:是表妹。“是亲的还是远房的”,有人坏笑。靓妹脸红,朋友C倒挺大方:就是表妹。席间,那种眼神又无意间流露出来。

有一段时间后,明人又与C碰面了。这回也是一位容貌俏丽的姑娘。不等发问,朋友C就主动发腔:“这是我邻居,一起来了。”邻居?老邻居,还是新邻居,明人心里打了一个问号,可不好意思当面询问。但看他们俩亲切的劲儿,明人再傻心里也明白几分。

好多年之后,又邂逅朋友C。朋友C已年届中年,也是某个行业的知名专家,堪称成功人士,在饭桌刚坐定,就有一个年轻女孩子翩然而来。朋友C笑曰:“这是我的学生。”女孩朝大家嫣然一笑,而给C的笑则是一个媚笑,明人看得很真切,他们的关系一定非同一般呵。

前不久,明人又与C等一批朋友相聚,C边上自然又少不了一个宝贝娇娃。这回,大家都没说什么,只问了她一个姓。C讲得很轻,并附加了一句:是我学生。明人没听清楚,便问边上另一位朋友。那位朋友呵呵一笑,笑得很暧昧,他说她是他的海藻。什么海藻海带的,明人还想追问,可见大家都坏笑的模样,也不吭声了。

后来想起最近播放的电视连续剧《蜗居》,那个大学生海藻不知不觉就当上了小三。明人也会心地笑了。这海藻的叫法要比什么同学、表妹、邻居、学生什么的,要有意思得多。

某天,朋友聚会,有人发来短信,带上你的海藻一块来。他想,我哪有什么海藻呀。我要带就带一个海豹去,逗死他们!呵呵!

 

 人有时还是要自己保持尊严的。否则自己看轻自己,低声下气的,恐怕命也会断送。

说此话的是明人。而明人是有感而发。给他这一感慨的是一位老师。

老师姓培,是男性,可不够男子气。先说两个小细节。怕老婆。一个电话打来,他在办公室没犯什么错,也有一点紧张,说话都结巴。原来太太让他少抽烟甚至戒烟,他手里头正夹着一支烟,仿佛电话那头的老婆已嗅出烟味了。还有,他经常自己卷烟抽,收集自己抽剩下的香烟屁股,搞了一个卷烟器,每天抽空卷上数根,放在烟盒里,人称培烟。

这位培姓老师不坏,可爱沾点便宜,因此也降低了自己身份。

当时一个处级学校,就一辆小车,原是上海牌的,后来更新为桑塔纳了。这辆车校长、书记要坐,学校的中层干部、老教师外出也想坐,还得迎来送往,照顾上级贵宾、客人,也挺够忙的,培老师是一般老师,但外出,也想蹭车,舒服,或许还显摆。

开车的是原来学校的一位征地农民工。说话粗声粗气,人长得也粗。这天,总算培老师第一次安排用车了,很高兴,做到小车副座上,就拿着“培烟”向司机献媚。司机也不理他,忙着启动车辆。发觉警示灯在闪,便扔他一句话:“快带上安全带。”培老师大概没听见,什么:“安,安全,套……”司机又朝他吼了他一下:“安全带!”“哦,哦。”培老师才醒悟过来,拿着座位上的安全带扣上了。

一路上,车很闷热,司机也不搭理培老师,培老师则有些战战兢兢。开出好远了,培老师忽然对司机说了一句话,声音也有点走调了:“师,师傅,这安全带,怎么,这么,憋人……”“什么?”司机没听懂,再一看,他真大吼起来:“你找死呀,怎么这么带的!”原来,这培老师,把安全带就直接扣在自己脖子上了。他就这么憋了一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雪雾两重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