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在诗坛上很出名,这实在应该感谢“推敲”这个典故。
一个和尚倒骑在驴背上,先后两次冲撞京兆尹的仪仗队,这就是贾岛的个人履历。
据《唐才子传》记载,贾岛刚到长安后,一天逛朱雀大街,正赶上秋风乍起,落叶四散飘零,诗人诗意大发,信口吟出“落叶满长安”,但上句怎么写?一时苦思不得。他突然想起了“秋风吹渭水”,大喜过望之下,以致于得意忘形,竟然闯入京兆尹刘栖楚的仪仗队,由于撞了“市长”大人车驾,最终被拘留了一晚上。
令人汗颜的是,诗人竟然还将此事“梅开二度”。过了一些日子,贾岛去访问李凝幽居,又一次在驴背上走火入魔,一会作出“推”势,一会作出“敲”势,不觉“神游物外”,连驴也忘了驾驭,再一次冲撞了京兆尹的仪仗队。还好,这次碰上的是代理京兆尹——韩愈,当得知贾岛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中“推敲”二字而苦恼,韩愈不仅没有怪罪,还在马背上琢磨了老半天,告知“敲”字更妙。也正因为这一巧遇,两人成为布衣之交,韩愈有诗为证:“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星辰顿觉闲。天恐文章中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

贾岛虽没有“诗鬼”李贺那么命运多舛,但这一辈子也是贫困潦倒,坎坷不断,正如他自己所说:“日日攻诗亦自强,年年供应在名场。”童年时代,他不得已削发为僧,后得韩愈慧眼识拔,遂还俗赴考,却屡试不第。年年失望年年望,一次又一次名落孙山。诗人的处境越来越狼狈,“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心绪也更加惆怅,“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贫困时时刻刻威胁着他,有时甚至“拄杖傍田寻野菜,封书乞米趁朝炊”。
据《唐诗纪事》记载,贾岛第N次落榜后,相传是裴度认为他狂狷行薄,不太喜欢他。诗人憋了一口气,在玄武街见裴度大兴土木,当即赋诗讥讽:“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裴度有没有生气,我们无法得知,估计“晋国公”是不屑和“小和尚”计较的。但是,贾岛见骂人很过瘾,于是变本加厉,又写了一首《冰蝉》:“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折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黄雀并莺鸟,俱怀害尔情。”贾岛控诉道:我这只病蝉,悲鸣饮露,想要飞却飞不高,你们这些权贵,就像螳螂、黄雀在一旁虎视眈眈,时刻准备落井下石,简直太没天理了。但这一次踢到铁板上,被扣上“举场十恶”帽子。公卿们说贾岛扰乱闱场,却有公报私仇之嫌。不过,贾岛考试不规矩是铁一般的事实。
为了出仕入官,诗人一直都在努力。《北梦琐言》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情:宣宗一天微服私访,行至曲江池畔,听到有人在青龙寺吟诗,循声登楼而去,见案上诗卷,便取来浏览。贾岛不认识宣宗,从后面一手夺走,继而呵斥道:“郎君鲜食美服,哪懂这个?”皇上悻悻下楼,贾岛事后省悟,便伏宫阶下等待治罪。对于这档子事,李克恭有诗为证:“宣宗谪去为闲事,韩愈知来已振名”。宣宗是一代明君,虽然当时很生气,但后果不是很严重,《新唐书》说是“坐飞谤,贬长江主簿”,也算因祸得福吧!
语文学习好的人,一定会知道“郊寒岛瘦”这个典故,说的就是孟郊和贾岛。其实,孟郊尽管40多岁及第,至少也风光了一把,老子当年也阔过。所以,《游子吟》写得很感人。贾岛却不同,怀才不遇,尽管他得到过韩愈资助,但并没使他改变窘境。因此,在他诗中,像“泪”、“恨”、“死”、“愁”、“苦”类似字眼,俯拾皆是。
在《唐诗三百首》中,贾岛只有《寻隐者不遇》入选。但是,一首已经足够了。“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境界与杜牧的“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有得一比。羚羊挂角,无处可寻,妙就妙在这里。
唐朝诗人都有些功夫,贾岛也不例外。李白拜师学艺多年,下山后“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后到山东受高人指点,算得上“大唐第一古惑仔”;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仗剑行江湖,管尽不平事,堪称是江湖第一侠客。不过,贾岛也把写诗当作生命,正所谓:“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他做诗并不炫耀才气,也不卖弄学问,他自己对此是这样描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其实,唐朝有很多苦吟诗人,“万人迷”王维甚至走入醋瓮,诗圣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但“苦吟诗人”冠名贾岛,应该是唐诗一大幸运。贾岛公开宣布自己是苦吟诗人,这种评价很中肯,正所谓:“生当明代苦吟身,死作长江一逐臣。”
贾岛有个堂弟叫无可,当年两人一道出家,当局规定午后不得出寺,若换个出家人,不许出就不出。但他却不能忍受,于是叹道:“不如牛与羊,犹得日暮归。”后来,贾岛耐不住寂寞,杀了回马枪,而无可仍在合掌向佛。贾岛还俗时曾有约,将来仍出家,可一落尘网便被裹住。无可写诗提醒他,贾岛却说:“名山思遍往,早晚到嵩丘。”其实,对于佛门清静,贾岛仍怀向往之情。但说是一回事,行动却是另一回事,诗人在矛盾中蹉跎一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