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在西安很出名,早在唐朝就名扬天下。北接乐游原,南连曲江池,西与杏园毗邻,东和青龙寺相望。曾经是唐诗荟萃之地,也是唐帝国唯一的公共园林。“雁塔题名”和“曲江流饮”也好,“杏园关宴”与“乐游登高”也罢,不仅是唐朝进士四大“风流”韵事,同时奏响了中国传统文化最强音。
一,曲江流饮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在杜甫的《丽人行》中,“水边”特指曲江池。对于“曲江流饮”来说,“曲江”今日尚有迹可寻,“流饮”却全无踪影。据《唐两京城坊考》考证,末代帝王唐哀帝即位后,连续几天狂风大雨,曲江池在一个晚上干涸。历来有一种传说,曲江池干涸预兆着唐帝国灭亡。原因虽有附会意味,但曲江池消失在唐末,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吾唐取士最堪夸,仙榜标名出曙霞。白马嘶风三十辔,朱门秉烛一千家。郄洗聊臂昇天路,宣圣飞章奏日华。岁岁人人来不得,曲江烟水杏园花。”唐时新科进士得中,皇帝通常在曲江池赐宴,将酒杯放在曲流上,杯随水势,流至谁面前,谁饮完再倒满酒,让它继续飘下去,并随之即兴赋诗一首,由众人点评。这种玩法在当时风靡一时。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没有乙肝,虽有痨病,但唐人是不知道它会传染的。
在《全唐诗》中,描写曲江之作,多达四百余首。大诗人杜甫曾居住曲江南岸少陵原畔,自称“少陵野老”。“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蜒款款飞”,是他对曲江风光的入微观察;“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是他对曲江景致的细细体味;“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则是他留在曲江的苦怒哀愁;而“忆昔霓旌下南苑,南苑万物生颜色”,“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则是他留给曲江的千古绝唱。
二,雁塔题名
“玄奘译经垂千秋,慈恩古刹闻九州。雁塔巍然立大地,曲江陂头流饮酒。”唐朝有一大风俗,凡新科进士及第,皆去慈恩面壁题名,前后多达八千多人。公元800年,27岁的白居易成为进士,写下了“慈恩雁塔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刘沧更豪迈地题下“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豪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玉楼”,把雁塔题名与登仙并提了,可见他们洋溢着春风得意的喜悦心情,把雁塔题名视作莫大的荣誉了。到后来大雁塔已形成“塔院小屋四壁,皆是卿相题名”。遗憾的是,北宋神宗年间一场大火毁掉了所有题壁。
据说,历史上第一次诗歌大赛,就是在大雁塔自发组织的。当年杜甫、岑参等人长安巧遇,五人一起登塔赋诗,留下许多惊世名篇。譬如杜甫的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章八元的“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空中”,特别是岑参的“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除此之外,诗人李远、贾岛、刘得仁、曹松、李频、赵嘏、郑谷、司空曙等,或住宿或赏景,多达数百人赋诗抒怀,留下近千首作品。这些诗作大都与佛教有关,有较高艺术和史料价值。
三,杏园关宴
“夜来微雨洗芳尘,公子骅骝步贴匀。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
杜牧一生钟爱杏园,估计经常去晨练,故有身临其境之感,毕竟韦曲老家就在附近。数十亩杏花盛开,“异香飘九陌,丽色映千门”,“映云犹误雪,煦日欲成霞”,怎一个壮观了得。
“前年送我曲江西,红杏园中醉似泥。”韦庄离开长安之后,一直难忘杏园痛饮之事。鲤鱼跳龙门,无疑是一件大事,自然要庆祝一番,形式唤作“杏园关宴”。杏花本无情,因为生长在曲江池岸,即寄托了文人墨客无限情思;杏园本无奇,因为“杏园关宴”,却让天下仕子顶礼膜拜,为曲江赢得极大声誉。宴饮至深夜,且对花吟诗,“风吹杏花舞,酒觞倾地流”,这种情景在《唐摭言》、《春明退朝录》等书中均有记载,正所谓:“杏苑箫声好醉乡,春风嘉宴更无双。凭谁为谑穆天子,莫把瑶池并曲江。”唐诗有关“杏园”、“杏园宴”之诗,有近百首之多,其中不乏传世佳作,对后世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如明朝唐寅就曾作《杏花仕女图》,题诗曰:“曲江三月杏花开,携手同看有俊才。今日玉人何处取,枕边梦听马蹄来”。杏园为后世所推崇,由此可见一斑。
四,乐游登高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透过大唐繁华背后,李商隐看到了社会危机。
在唐长安城之中,乐游原算得上是最高点,为最佳登高览胜之地,王公子弟拈花踏歌,四方游客络绎不绝,尤其是“每三月上已、九月重阳,仕女游戏,就此拔楔登高·幄幕云布,车马填塞”。
与杏园喧闹、曲江池绮丽、大雁塔幽静相比,西风、古道、瘦马赋予乐游原更多悲壮和苍凉。乐游原在秦汉时属宜春苑,在司马相如《上林赋》中有记载。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张祜形容乐游原:“今日南方惆怅尽,乐游原上见长安”;唐彦谦称赞乐游原:“杏艳桃娇夺晚霞,乐游无庙有年华”;李频描述了春天乐游原的景色:“无那杨花起愁思,漫天飘落雪纷纷”;“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则是杜牧眼中的秋天乐游原景色。北眺大明宫,南望终南山,感受着周风秦韵,聆听着汉赋唐诗,正如李白在《忆秦娥》所说:“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如今的乐游原,繁华落尽,唯有诗歌可以细细回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