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论之保利篇:有望成为央企发展新典范

标签:
保利企业央企房产 |
分类: 专题:企业十论 |
透过保利的市场表现,我们也许可以发现这匹央企黑马所做的也许不仅仅是业内盛传的“搞定政府、低价拿地、不怕降价”这么简单。那到底该如何认识保利的成功之道呢!我归结为两点:“央企的壳,市场的心”,这就是保利模式!因为具有央企的壳,良好的背景能够获得较高层面的话语权及便利性,比如企业在资源组织及配置方面和融资借贷方面所具有的先天优势;而在这层保护膜下企业完全按照市场规则的超高效运作能力,则显示出这个企业独到的一面,比如内部成本的逐年下降、土地成本的严格控制以及项目运营的高能效。
一、充分发挥背景优势
1、资源配置能力
2、融资借贷
保利的背景优势在公司的财务行为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保利的财务报表显示其净负债率为110.37%,公司偿债压力较大,但我们深入分析却发现保利的偿债压力却并不大,从保利的贷款结构可以明显看出其化解资金压力的能力。
保利信用贷款和保证贷款占贷款总额的68.7%,两项贷款总额近97亿元。公司在资金上受益于保利集团及其央企背景的支持。保利通过融资借贷的财务杠杆减轻了负债带来的资金压力。
表1:2008年报保利地产长期借款结构(万元)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CRIC系统
二、企业高效运作能力
1、内部成本控制
保利汇集了大批优秀的房地产专业人才,使公司始终保持高效的执行能力和凝聚力。保利不同于传统的国有企业,公司机构较为精简,各种管理负担较轻,管理效率较其他企业高。但从保利的三项主要费用的费用率也可以看出保利的公司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比较强。最近几年,公司的三项费用率始终保持下降的趋势,2008年年报显示公司三项费用的合计比例只有4.77%;尤其是公司财务费用为-0.21%,显示了超强的财务杠杆运用能力。
与其他公司的对比也能清晰显示保利的成本控制能力之强。2008年,以职业经理人制度著称的万科三项费用合计占比9.8%,为保利三项费用比例两倍还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房地产企业销售费率均明显上升,万科销售费率由2007年的3.3%上升至2008年的3.7%,而保利销售费用比例却逐年下降,保利的成本控制能力可见一斑。
表2:保利三项费用率与万科对比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
2、土地成本严控
表3:保利地产2008年新增土地储备状况
表4:万、保、金、招四大企业土地获取成本(楼面地价、单位:元/平方米)
3、项目运营能力
对于保利来说,叶上海的销售不是个案,2008年全国市场一片寒冬而保利销售面积在5万平米以上的住宅项目就打到了21个,没有独到的产品力,光有土地成本支撑,恐怕实现不了这么理想的销售业绩。且从企业运营的角度而言,热销项目集中也有利于公司管理层的聚焦和风险控制,20个项目年销售5万以上比起100个项目年销售1万平米当然能更好地实现管理聚焦和风险控制。
表5:2008年保利销售面积超5万平米项目列表
三、对保利的期许
1、降低高杠杆
表6:保利地产2008年年报财务指标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CRIC系统
表7:保利地产2008年年报财务指标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CRIC系统
2、解决系统风险
表8:保利地产2008年年报财务指标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CRIC系统
注:保利的区域收入为营业收入,万科、雅居乐为销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