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论之保利篇:有望成为央企发展新典范

(2009-04-20 17:15:49)
标签:

保利

企业

央企

房产

分类: 专题:企业十论

    2008年,保利实现项目销售收入205亿元、同比上升20%,营业收入156亿元、同比上升91%。保利的业绩无疑是2008年楼市寒冬中最为亮丽的市场表现之一。截止到2009年一季度的数据显示,保利依然以仅次于万科(122.20亿)、中海(81.58亿)的64.84亿的销售业绩强势前行!

透过保利的市场表现,我们也许可以发现这匹央企黑马所做的也许不仅仅是业内盛传的“搞定政府、低价拿地、不怕降价”这么简单。那到底该如何认识保利的成功之道呢!我归结为两点:“央企的壳,市场的心”,这就是保利模式!因为具有央企的壳,良好的背景能够获得较高层面的话语权及便利性,比如企业在资源组织及配置方面和融资借贷方面所具有的先天优势;而在这层保护膜下企业完全按照市场规则的超高效运作能力,则显示出这个企业独到的一面,比如内部成本的逐年下降、土地成本的严格控制以及项目运营的高能效。

 

一、充分发挥背景优势

1、资源配置能力

    所谓的资源配置能力,是指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整合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资源,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的能力。

    保利作为央企,是国资委认定的几家主业从事房地产的大型中央企业集团的控股公司,相比其他地产公司具有更好的政府资源。正是保利良好的资源配置能力,让他在与当地政府的谈判中能够获得比较明显的话语权和便利性。

    另外,由于保利深厚的政府背景,也使保利在2008年市场较差的情况下能够采用更为灵活的市场策略而不用顾忌地方政府的感受,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

 

2、融资借贷

保利的背景优势在公司的财务行为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保利的财务报表显示其净负债率为110.37%,公司偿债压力较大,但我们深入分析却发现保利的偿债压力却并不大,从保利的贷款结构可以明显看出其化解资金压力的能力。

保利信用贷款和保证贷款占贷款总额的68.7%,两项贷款总额近97亿元。公司在资金上受益于保利集团及其央企背景的支持。保利通过融资借贷的财务杠杆减轻了负债带来的资金压力。

 

表1:2008年报保利地产长期借款结构(万元)

 十论之保利篇:有望成为央企发展新典范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CRIC系统

 

二、企业高效运作能力

    保利并没有因为资源优势而放松对于企业运营能力的追求,其在内部运营管理、土地成本控制、项目运营能力等方面均表现出了明显的市场化企业特征。

1、内部成本控制

保利汇集了大批优秀的房地产专业人才,使公司始终保持高效的执行能力和凝聚力。保利不同于传统的国有企业,公司机构较为精简,各种管理负担较轻,管理效率较其他企业高。但从保利的三项主要费用的费用率也可以看出保利的公司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比较强。最近几年,公司的三项费用率始终保持下降的趋势,2008年年报显示公司三项费用的合计比例只有4.77%;尤其是公司财务费用为-0.21%,显示了超强的财务杠杆运用能力。

与其他公司的对比也能清晰显示保利的成本控制能力之强。2008年,以职业经理人制度著称的万科三项费用合计占比9.8%,为保利三项费用比例两倍还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房地产企业销售费率均明显上升,万科销售费率由2007年的3.3%上升至2008年的3.7%,而保利销售费用比例却逐年下降,保利的成本控制能力可见一斑。

 

表2:保利三项费用率与万科对比

十论之保利篇:有望成为央企发展新典范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

 

2、土地成本严控

    2008年公司新增土地储备594万平方米,土地储备数比上年同期净增189万平方米。根据CRIC系统覆盖的全国54个大中型城市的数据监测,保利全年新增土地储备的加权楼板价仅为1,032元/平米,比2007年新增土地储备的加权楼板价2,660元/平米下降56.27%,保利的土地成本被进一步摊薄。2008年保利较万科全年新增土地储备仅少140万平方米,保利2008年新增土地储备量为所有中国房地产企业的第二名。企业逆势扩张的思路非常明显,公司规模在2009年很可能继续扩大。

 

表3:保利地产2008年新增土地储备状况

十论之保利篇:有望成为央企发展新典范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CRIC系统 

 

    相对于其他房地产龙头企业,保利的土地成本优势表现较为明显。综合比较万科、保利、金地、招商等四大企业的土地获取成本,保利的土地获取成本明显呈现下降的趋势,近三年综合计算保利所获土地的楼面价格仅为2051元/平方米,与其他三大地产龙头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这也让保利在项目操作过程中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表4:万、保、金、招四大企业土地获取成本(楼面地价、单位:元/平方米)

十论之保利篇:有望成为央企发展新典范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CRIC系统 

 

3、项目运营能力

    2008年,关于保利项目热销的新闻不觉于耳,甚至还出现了央视等新闻媒体质疑保利热销的真实性的事情。当保利亮丽年报正式出台,业内人士不禁要问:“这还是那个以低价拿地著称的著名央企地产大鳄吗?”

    保利叶上海的成功销售也许能揭开保利项目热销的冰山一角。叶上海操作过程中,保利面临“公开市场拿地、楼面地价5877与现有住宅价格持平、容积率1.4、90/70规划条件限制”的窘境。业内正在对保利拿地是决策失误还是头脑发热争论不休的时候,保利叶上海2008年11月淡市开盘,1个月销售套数192套、销售面积2.2万平米、销售金额约3.2亿,创造了北上海的又一销售热点。保利的项目操作能力黑马本色尽显,一时业内人士纷纷踩盘也成了叶上海售楼处的另一景象。

对于保利来说,叶上海的销售不是个案,2008年全国市场一片寒冬而保利销售面积在5万平米以上的住宅项目就打到了21个,没有独到的产品力,光有土地成本支撑,恐怕实现不了这么理想的销售业绩。且从企业运营的角度而言,热销项目集中也有利于公司管理层的聚焦和风险控制,20个项目年销售5万以上比起100个项目年销售1万平米当然能更好地实现管理聚焦和风险控制。

 

表5:2008年保利销售面积超5万平米项目列表

十论之保利篇:有望成为央企发展新典范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CRIC系统 

 

三、对保利的期许

    2009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但是我们对于资源配置能力和项目运营能力俱佳的央企非常看好,如果能进一步降低高杠杆和解决系统风险,保利有望成为央企发展的新典范。

1、降低高杠杆

    市场化程度逐渐提升的前提下,保利的持续发展还需更多的市场化思维。市场化的首要前提就是要降低目前的高杠杆。近年来,保利的净负债率明显上升,2008年其净负债达110.37%,远高于万科、金地等市场化企业,降低高杠杆是保利发展的当务之急。

 

表6:保利地产2008年年报财务指标

十论之保利篇:有望成为央企发展新典范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CRIC系统

 

表7:保利地产2008年年报财务指标

十论之保利篇:有望成为央企发展新典范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CRIC系统

 

2、解决系统风险

    解决系统性风险是企业实现全国合理布局和快速扩张的关键。对比保利、万科和其他企业的区域销售收入贡献度可以明显看出,万科国内三大区域的销售贡献逐渐趋于平衡,这样能够使其规避不同区域的系统性风险;而雅居乐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区域,使其在珠三角城市房地产市场调整的过程中首当其冲收到冲击。

    保利的系统性风险相对较低,但还是有明显的优化空间。保利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合理实现布局,降低区域布局的系统性风险对于其加速扩张、提升规模至关重要。

 

表8:保利地产2008年年报财务指标

十论之保利篇:有望成为央企发展新典范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CRIC系统

注:保利的区域收入为营业收入,万科、雅居乐为销售收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