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的安迪和曲筱绡
在东方卫视和浙江卫视播出的《欢乐颂》第一季10日终于播完了大结局。虽然一集没看过,可是因为有高颜值加各类话题,因此引起了网上网下许多议论,听到好些追剧的年轻女粉丝说片子拍得蛮现实的,据说还有人对号入座。连闵行政府的官微也跟着凑热闹,叫大家一起来找剧中的闵行元素,说从“五美公寓”到外景,许多场景都在咱闵行呢!一部电视剧能引起热议,当然比雪落长河寂静无声好得多,但看看传统纸媒对此剧的评价却大相径庭。光是《文汇报》上就先后看到有四篇首席记者、专栏作家写的批评性评论。其中我比较推崇的专栏评论家毛尖一针见血地说,《欢乐颂》里根本没有欢乐,名为欢乐颂,其实是金钱颂。只看到“编导全身心地歌颂有钱人,向金钱献媚。”毛尖是名声在外的的女作家,你可以认为她批评过于犀利,但我相信从她的女性视角出发,对剧情中那些没有励志、只有金钱崇拜的败笔一定看得比较真切吧?
被父母当“卫生纸”的樊胜美
于是我也从网上看了些《欢乐颂》的情节一探究竟。原来所谓“五美”,主要有两个阶级两组人物,为了剧情需要,硬性编排住进了欢乐颂小区同一幢楼同一个楼层。刘涛演的安迪和曲筱绡属于富裕阶层,在22楼各占一套,蒋欣演的樊胜美和关关、小邱合租一套,属于白领“民工”,其中关关和小邱是职场“菜鸟”,樊则是“熟鸟”级。问题是电视剧赤裸裸地驱炎势利,连每个人的出镜比例,包括人物的智商情商都完全按照财富进行分配。安迪的心理疾病,曲筱绡的混迹酒吧,因为有财富可倚,所以都不打紧。挣扎在房租线上的三个姑娘则不然,即使是一些无伤大雅的特点也会被反复放大成“素质差”。 再看人物设置:资深人力资源樊胜美一心想要钓个金龟婿,每天打扮得格外精致去上班、约会。可惜摊上了只知压榨她血汗的父母和哥哥,被当成“卫生纸”。职场新人关雎尔和邱莹莹,一个老实温厚、一个有勇无谋,而飞扬跋扈的曲筱绡从海外回国,却如同衔了金钥匙……
爱吃零食的邱莹莹
有钱人的闪光点可真多,能随口来段莎士比亚、三个男人同时围着追的女一号安迪就不用说了。就是曲筱绡也很了得,号称留学回来,却连商务英文都看不太懂,照样成了社会栋梁,连手段低俗地插手别人的爱情,也成了她聪明善良的证据。百般诋毁樊胜美,骂她是“捞女”、“小三”,也不算劣迹。同样是爱吃,安迪吃得越多,男人越爱她,但小邱爱吃就是脑残!不由想起那个著名的段子,好的学生,瞌睡时也在背书,差的学生,背书时也在瞌睡……
五美图
有钱就有“欢乐”,就有“爱情”和“朋友”。“五美”间每一次问题的解决,居然都靠两位富裕女的人脉和金钱化解。深陷金钱泥坑的樊胜美,最后仍然要靠金钱拯救。看到电视新闻里蒋欣在接受采访时说,她讨厌樊胜美这种性格,实际性格也正好相反,可是为了角色,也只能憋屈了。她还在采访中谑称,谢谢你们不要给我发红包了,我的钱够用!所谓女性励志剧,结果搞成了救苦救难的慈善剧,这样的逆袭,编导会想到吗?
《欢乐颂》才第一季,情节就渐失欢乐,让人感到心累。奔着大团圆走的结尾,也有悖力求反映社会真实的初衷。有位专栏评论员说,这“五美”中有幼稚的女人,狡猾的女人,精明的女人,呆板的女人,冷静的女人,唯独没有有趣的女人。号称是一部弘扬都市女性独立气质的励志剧,可
“五美”最终无一不是以男性作为精神依靠,网上甚至编出了“”十年修得赵启平、百年修得王柏川、千年修得包亦凡、万年修得谭宗明”之类的“男人经”,一下子就戳破了女性乌托邦式的粉红幻想,这未免显得有点滑稽。不过也有歪打正着的,据说有本社科类的冷门书《集体行动的逻辑》突然卖空了,原因是第十九集中高冷的安迪和她男友边开车边讨论过这本书。买不起安迪那种7位数的豪车,买本她曾经讨论过的书,大概也算是心理品味上与安迪接轨了。
被三个男人追的感觉是否欢乐?
也许男人真的不懂女人心,我把《文汇报》上的几篇主流评论转述给办公室的几个小姑娘,你猜她们怎么回答?“这就是社会真实呀,哪个女孩不想找个富有的好男人?”也许生活本来就是如此,就像这部电视剧开播宣传时说的:“生活即使一地鸡毛,我们仍要高歌前行。”即便你笑它是金钱颂,不也正是社会的写真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