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前的信


标签:
儿子生日往事回忆祝福情感 |
分类: 情海一帆 |
那年大年初二深夜,我们发觉襁褓中的婴儿不但不吃奶而且哭声微弱,连忙顶着凛冽寒风去中山医院附属的儿科医院急诊,医生说病情极其凶险,要我们做好预防不测的心理准备,听了这话差点没把我吓瘫。好几天后才知是在上海著名的中山医院产房不幸感染了病毒,当时有20多个婴儿先后都被送来急救,个别的已夭折。结果儿子就被迫离开母亲怀抱,在那医院窄窄的小床上孤零零躺了整整一个月,最后总算捡回了小生命。那时候社会也没啥赔偿机制,免去了一个月的住院费(约1千元),再发了一张能订半年瓶装牛奶的证明(钱还得自己掏)就一拍两清了。因此,等到儿子五岁时,明明还不识几个字,我就迫不及待地给他写了以下这封信:
儿子:
你今年5岁了,你嘴里老喜欢说“千千万万”,你知道医生把你从魔怪手里夺回来已经1800多天了吗?你长大后会知道你刚出生几天就住院,爸爸每天下班后就心急如焚地连续一月奔走医院的情景吗?你会记得你出院后特别容易惊醒,为了让你睡个安稳觉,妈妈整夜整夜地把你搂在怀里睡觉的情形吗?
今年6月底,你告别了厂里办的托儿所,过了这个燥热的夏天,你就该升入幼儿园了。可今年“入托难”又延续成“入园难”了,据说你们托儿所将有近三分之一的宝宝要自行解决抚养问题。去幼儿园报名那天,虽然提前了半小时,但已经是第20几名了。临近发入园通知的那几天,妈妈逢人就打听,每天把小小邮箱翻了又翻,仿佛等待的是一张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后来总算盼来了通知,可你原来托儿所里的一些小伙伴却无奈地被挡在门外了。
刚进幼儿园时,还真有些担心你将如何适应新的生活?如何自己穿衣、系鞋带……,直到现在,虽说自己大致会穿脱外衣、系鞋带了,可吃饭时仍旧“牵丝扳藤”,磨磨蹭蹭,毫无男孩气概。在家里仍常常要妈妈喂饭,当然更谈不上学用筷子了。再比如许老师教你们手工学折纸,我看到好些小朋友都折得像模像样,奔奔跳跳回家了。你却横竖折不好,有时只好让老师代劳了。我反思再三,大概是老爸的笨手笨脚遗传给你了吧!你们班的墙上挂着一张“考评表”,格子里一面面小红旗代表着每个人的“表现”,我第一次注意这张表时,你居然“荣列”最后一排!说实话,我每天下班去接你时也感到有点脸红。后来有一天我发现这红旗竟然像挂上了氢气球,一下子超过了大半的小朋友,可我总疑心那是许老师体察我的苦心,存心给我一点安慰的。可你自己却对“红旗”不以为然,有一次甚至理直气壮地说,“你自己说的故事,外国有的科学家小时候也很调皮,被人家说笨,后来长大就聪明了”。想不到你小小年纪,竟然把自己当成爱迪生了!真是失敬啊。你整天向往着哪天长大了,能到南极去看看白皑皑的冰山、肥嘟嘟的企鹅,飞到天上去近近地看看闪烁的星星、迷人的月亮,却很少肯安心坐下来认真学几个字,做几道加减法,难道你以为学知识会像吃巧克力那么容易吗?
等你以后会看这信了,也许会觉得这样的描述是委屈了你。当然也有长进的地方。比如能编一些简短的故事,或者干脆信口开河,胡侃一通。你还特别爱说梦,每当你一本正经地向我们描述梦中如何勇敢、游玩的如何开心时,我们常常忍俊不禁。更值得一提的是,每当你津津有味地嚼着可口的食品时,常常会眨巴着眼睛,大惑不解地问:“你们买来的好吃东西怎么自己不吃,都让我一个人吃啊?”过会儿又像是大彻大悟般地自己回答:“等我长大了,你们那时要变成老公公、老婆婆了,我也要买许多许多好东西给你们吃,自己不吃!”那最后四个字特别响亮,听得我们心里暖乎乎的,仿佛已经尝到了你买的“好东西”。
今年你出了两次市境。阳春三月,我们带你参加了单位组织的常熟一日游,游了虞山和兴福寺。同事打趣说,身穿小西装,头戴鸭舌帽,像个小导演呢!初冬11月,阖家去苏州凤凰山为爷爷落葬,顺便游了灵岩山,这也是你第一次乘坐火车。当晚回家时连座位也没有,你在拥挤的车厢又发表了新的“豪言”。你说:“等我以后长大了,要给火车造交关交关位子,让每个人都能坐。”很有点“安得广夏千万间”的情操了!呵呵,为了你的豪言壮语,为了你编织的瑰丽多彩的梦幻,不管你将来是上天入海,还是耕田犁地,你就快快地长吧,你就健康地长吧!
信后还附了一首顺口溜:
我家五岁大男孩,“因为所以”信口谈①。
诗词能诵十八九,
每逢吃饭手常短,偶遇“蒙冤”喉便宽‚。
夜梦飞天看星斗,日思踏浪跨冰山。
有时忽然沉下脸,原来小兔刚遭难ƒ。
1、儿子幼时开口闭口喜欢说“因为所以”,故嘲之。2、倘偶遇某事被错怪,必放开喉咙高声申辩。3、喜看电视播放动画片,心情常随卡通小动物的命运而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