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湖水上森林
记不得以前去过浙江临安一次还是两次了,反正除了那里的浙西大峡谷,其它记忆都已模糊了。因此尽管预见天气可能不好,去年年末28-29日,还是欣欣然参加了临安二日游。
中午出发,车行3小时,首站是被誉为临安第一景的青山湖,它其实如同千岛湖一样,也是个人造湖。而最负盛名的就是湖的北面那约100万平方米、国内罕见的水上森林了。可惜游程竟没安排,只是在码头边看到了一小片“水上森林”。坐上仿古画舫,轮船徐徐驶去,还没顾得上欣赏旖旎的湖光山色,却看到两山夹峙中,有一侧突兀地生出一座约三层高的烂尾楼,那原本山峦起伏的美丽天际线被破坏殆尽。这不明显是富豪无偿占用公共资源么,无语哦!
岛上的徽派建筑
离船登岛,岛名相思,听上去挺暧昧的,其实就是种了些相思树让人想入非非而已。岛上以徽式建筑为主,粉白墙面,砖雕门楼,就是不知屋脊两边为啥都挑出了两个牛角状的装饰物?岛上有座彭祖祠,彭祖是长寿的老祖宗,按例应该蛮能吸引人气,可惜里面显得昏暗,两名道士面无表情地漠视着门外的众生,因此好些游客连脚也没迈进去。
古木馆徒有虚名
暗幽幽的彭祖祠
典型的江南民居
原汁原味镂花门
转过一条古旧的老街,就是所谓“百花楼”了。光听这名字就可知这是过去风流人士依红偎翠、“满楼红袖招”之处了。据说当年此处曾云集了一百位江南最风骚的名妓,故而得名。倘真如此,岂不是要和明末秦淮河边的盛况相媲美了?原楼其实已颓圮,现楼是今人为博游客眼球而重建的。再看门楣上“百花楼”那三个黑底“镏金”的行书,落款竟是明代唐伯虎,仿佛一不小心坐实了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美名”。
唐寅题写的匾额
当年满楼红袖招
第二天,还真如天气预报下起了雨,有几人打起了退堂鼓,但我习惯自我安慰,雨中逛西天目,说不定别有一番感觉的,所以毫不犹豫地上车出发了。
清代建筑祥源寺
进山后先看了市级文保建筑“祥源寺”,里面正在大兴土木,那寺虽有供奉如来和千手观音的大雄宝殿,却没见供四大金刚的天王殿。
宝相庄严观世音
后院有座纪念清代创建此寺的玉琳圆师塔,看上去很新,故未走近前去细观。
细雨飘洒映湖色
折返出门向左,就是登山小径了。这西天目山本是“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的森林王国,而今雨丝飘洒当然更要湿人衣袖了。导游女孩说,天下雨,就到一里亭或三里亭为止吧?结果还是吓退了好几人。剩下十来人抖擞精神撑起雨伞就出发了,其实这些石阶很容易走,一点也不用担心滑脚。
何妨吟啸且徐行
一路行去,说树木遮天蔽日也许有些夸张,但古木参天、置身绿色环抱的感觉真好,二三百年高龄的枫香树和粗壮的柳杉(据资料说1米以上胸径的有398株)在这里随处可见。虽说是冬日,但因山中多是常绿的柳杉和松树,所以并不觉萧瑟,但见两旁高低错落、密密匝匝的树,湿漉漉的淌着雨滴,右侧还有一泓山溪蜿蜒相伴,溪水澄澈,溅石鸣玉。
山泉喧豗奔腾去
东坡有词云: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此之谓也。途中见有“昭明寺下院”等与南梁萧统相关的古迹。更有一湖,湖水湛蓝,让人眼睛一亮,同行者不约而同惊呼:像九寨沟哎!没登山的朋友真是少了眼福。
等到了一里亭,但见亭后奔泉喧豗相伴,委实好景致,可惜著名的“大树王”在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处,只能望峰兴叹了。
网友拍的“大树王”图
下山途中,雨丝渐止,但见山峦云雾缠绕,煞是好看。可惜我那卡片机没法拍下这美景,只能让它留在心中了。
似云似雾绕山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