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晋影寓的古槐
                             
 谢晋影寓的古槐
   
昨晚看央视6套现场转播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正如人们所料,“双黄蛋”层出不穷。冯小刚、陈凯歌双双斩获优秀导演奖,张涵予和章子怡分别获得优秀男、女演员奖。优秀故事片依旧遍地开花,《集结号》、《梅兰芳》等10部片子同时获得优秀故事片奖;仍延续前两年惯例搞了个皆大欢喜。莫非我国的电影质量真的已经跨入世界第一强国之列?获优秀导演奖的冯小刚谑称,幸亏是“双黄蛋”,不然这优秀导演奖肯定是“凯爷”的。也不知这是否他的真心话?要是让我来二选一 ,那我肯定投《集结号》一票。
   
挟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东风而举办的这场盛会,虽说对前辈艺术家的贡献笼统地表示了敬意,也请出了于洋等发表感想,但我以为很不够。不知是否怕触痛某些伤疤,不仅郑君里、赵丹、上官等含冤而去的艺术家没人提及(有一闪而过的画面),连去年才走的谢晋也似乎被遗忘了。 
   女导演黄蜀芹曾说过:“谢导是中国电影的民族魂”。是否民族魂我不敢说,但我以为谢晋至少是新中国60年标志性的人物。有人说他的国际知名度比不上张艺谋等,但谢与张并不是一代人,所以缺乏可比性。 若论跨越年代,从文革前的《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数起,到文革后的《天云山传奇》、《牧马人》,特别是《芙蓉镇》,能如谢晋般在电影圈中领五十年之风骚,恐仅其一人而已。   
   谢晋的电影当然也有缺憾,有那个时代的烙印,这恐怕也是难以苛求任何人的。如果一言以蔽之,就是他所演绎的作品基本上是那个年代的主旋律。文革期间拍摄的嘲笑知识分子与“当权派”的《春苗》是如此(也因此至今被人诟病),拨乱反正后拍彻底否定“文革”的《芙蓉镇》也是如此。但他的作品中总有令人感动的东西(哪怕是极左时期拍的《春苗》也不例外),或是人间的温情,或是两性的爱情。尤其是那部被他称为完全按自己意志拍的《芙蓉镇》!其实就连《红色娘子军》中原来也有两性的爱情描写,可惜因不合时宜而被迫删了。
   
有位名人曾说过,我们评价一个人的历史贡献,不是他没能为我们提供什么,而是他比同时代的人多做了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其他的所谓大导演恐难以与谢晋比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有一颗平常心。朱大可等对谢晋“电影模式”的批评,可谓尖锐,但并没有听说他恼羞成怒,或如冯小刚、陈凯歌们的反唇相讥,甚至说出“我想抽你”之类与大师身份极不相符的话来。现在的“大师”们,是否能看到与前辈的差距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