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爆出在公安部消防局主办的“中国消防在线”网站上,河南开封消防支队与漯河消防支队的宣传稿件如出一辙,除人名、地名等不同,1000字中竟有800字完全相同!而“开封稿”的署名作者刘铁柱则承认,抄袭确有其事,但是一名外聘的文员署他名字上报的,现在此人已经被辞退。有意思的是刘铁柱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席话:“老实说,我们的宣传任务都很重,我的经验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个稿子要是不出现‘漯河’两个字,别人也不会看出来!”
我过去对“抄袭”现象也一直深痛恶绝。但现在随着阅历渐多,早已知道当前在基层这绝非个别现象。因此对刘铁柱们的这种辩解虽然说不上同情,却有了一点理解。“抄袭”对不对?当然不对!但试想:既然有那么多没有自己特点、大同小异的“套话”既可以用于此地,也可以用于彼地,那么,“抄袭”现象也自然会应运而生了,天下有几人会进行对比性阅读呢?毛泽东过去曾写过一篇《反对党八股》,但现在新的八股更盛行。言必称希腊改成言必称“理论”,上级开了会议,发了文件,下级赶紧照搬照转,用文件落实文件,上级怎样说,下边跟着喊,美其名曰“保持一致,行动要快”。无论什么重要的事情,似乎落实工作必然要靠开会或发文,开会讲话时则必然是“认清重要意义、班子领导重视、组织有力保证”诸如此类的“套话”为主,洋洋千言,说来说去都是“伟大的空话、正确的废话”。最终,就形成了各式各样可套用的现成“模子”。
所以,尽管这次开封的文稿出了丑,但“抄袭”现象却并不会就此绝迹,除非哪天我们真正告别了形式主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