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于丹的《论语》解读了什么 ?

(2009-04-01 08:21:31)
标签:

孔子

钱理群

论语

于丹

心灵鸡汤

分类: 悦读感悟
于丹的《论语》解读了什么 <wbr>?

   段时间,有十博士等写了批评于丹误读孔子的文章,后来归于沉寂。所谓“专家”还是满世界在说她的“心灵鸡汤”,照旧风光。但钱理群教授对此不以为然。钱先生是特立独行的学者,以前在当吴祖缃学生时,就因老师提出的“吴祖缃是人”、“吴祖缃是狗”这两个判断题提出过与众不同的见解,受到老师褒奖。近日读了他写的《孔子在当下中国的命运》,觉得其中论及于丹谈论语的那一节相当透彻。

    钱文指出,于丹在书中称:“说白了,《论语》就是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次序,找到人生坐标”。“幸福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这也就是说,与社会的公正与否无关,与政府的清明与腐败无关,只要多向内看心灵,为柴米油盐缺乏而忧心忡忡的弱势群体就能过上幸福生活了。这种所谓心灵鸡汤,表面是要人安贫乐道,其实是要人们不要抗争不平等,不要抱怨社会不公,“不要苛责外在世界”,而要“苛责内心”,“那么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这些话说得相当精辟。其实早在三十年代,鲁迅先生就一针见血说过,“劝人安贫乐道,是古今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络。(安贫乐道法)”只是先生可能不会想到,“安贫乐道”的卫士竟然直至今天还不绝如缕。

     说来说去,所谓“心灵鸡汤”,就是要人们对社会不公现象视而不见,甚至从贫困乃至屈辱中去体会虚妄的“幸福”,难怪许多有权的人物要大力推崇此书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