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洺关灯山(2)

临洺灯山
临洺关,素有“龟城”之誉,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灯山口之“灯山”社火,乃临洺关历史上的一种祥和的民间传统风俗。
“灯山”又称“灯棚”,是临洺关的先人们迁民初来之时,与原住民和睦共处的见证;先人们与原住民共同商议,将祖地的风俗,结合当时临洺关的风俗传统,为庆祝新春元宵暨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愿望,而兴起的灯山社火,是临洺关城内的一种乡邻和睦的鉴证;古临洺灯山的始创年代,已无从考究;当下临洺关城内的灯山社火,其庆祝活动和仪式,当始于元末明初;由于灯山历久于此处搭建,人们遂以灯山之名,命名此地为“灯山口”;以社火命地名者,实属域内外之罕见。
据宋《武林旧事.元夕》载,“禁中尝令作琉璃灯山,其高五丈,人物皆用机关活动,结大彩楼贮之。”另据《元史.泰定帝纪二》中说,“敕以来年元夕,構灯山于内廷。”从这些历史资料所记载得知,灯山社火的风俗流传之久,可见倪端。临洺关灯山,在清道光四年三月《施地序》碑文中,称为“大街十字街口灯棚”;宣统二年《灯山碑记》也有“洺关北西街向有灯山一社”之记载。临洺关之灯山,位于北西街、中大街、北东街、北大街四街交叉口,人称“灯山口”,为龟城“神龟”的肩胛处,地势高耸而平坦。灯山为两层彩棚,一层为南北通衢,东西贯通之要道;二层上供奉灯山老爷之神位,善人们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岁六月初一,为灯山醮日,正月十三为初灯日,上元节为上灯日。每逢佳节,城内的乡亲们便自愿地举行各种文艺活动,庆祝国泰民安,物阜年丰,希冀来年和风细雨、五谷丰登等美好愿望。
旧时的临洺关灯山社火,乃北西街社火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六街的乡邻们亦渐渐地参与其中,共同商议,每逢佳节来临,人们便开始举行搭灯山活动,每年腊月初一动土、置老杆、搭龙骨、裹苇席、插侧柏、张灯结彩;至廿日完工,廿三日点灯山祭灶;点灯山时,在二层上,搭起斜梯子,让懂事儿童沿梯子上行,至灯山席棚顶上斜坡,由下往上传递点燃的油灯盏,灯盏固定在一个三角木上,一排排地插在芦席上,远远望去,如在瓦垄之中,显得金碧辉煌。此后点灯山日,分别是除夕、元旦、初二、破五、初八(财神庙醮日)、初十、十三(杨公忌日)、十四、十五(元宵节)、十六、廿五(仓官圣诞)、廿八(花神庙会)、二月初一、初二(龙抬头),初三后,便开始拆灯山。神仙画轴等家具物什,放置在所门口南道西的灯山专属仓库,委人管理,以便来年去旧添新之用。据道光《施地序》载,“吾洺西小街有善人郭氏。名文明。字正大者。将已所典李姓地十六亩。典价京钱二百七十六千文。施与大街十字街口灯棚八亩。本街财神庙八亩。永作诸神香火之资。”《灯山碑记》载,“洺关北西街向有灯山一社。关帝、财神庙一社。每逢年节。灯烛香火。用款颇钜。轮流执事者。往往以财不足用临事而惧焉。适本街有薛公印兆、霖宇、雨亭者。素知其故。慨然以所典北门外地陆亩。共京钱一百千文。施入社中。永助为两社香灯之费。”到了民国时期,由于连年战火,加上天灾人祸,灯山社火用资不济,这时才成为北西街、北大街、北东街三街共夥的社火,所有庆祝仪式,均有三街乡邻共同商定议程。灯山社火的先后会首有薛雨亭、李高明、王朝杰、王朝瑾、魏文元、张本富、王子阳、高广平、程家骧、赵心如、赵心元、黄逢辰等;改革开放后,民俗文化的兴起,程丙益、侯广州、刘会堂等会首,率众善人,共襄善举。每逢除夕和上元节,临洺关城内,南有观音阁灯火辉煌,北有灯山星光璀璨,远远望来,南北呼应,陡然使临洺城内外,千祥云集,紫霭氤氲,一派祥瑞。正如临洺人,形容好事连连不断时的俚语,这真是“又是灯山又是阁(gao)”。乡人魏连魁有《大街十字口灯棚》诗一律云:“此地灯棚峻,灯棚景最幽。银光浮四面,宝炬布重楼。篆楷形非一,笙歌韵自周。来游饶胜境,不必话扬州。”

(除夕灯山图片)
(1)《施地序》碑文:
古今来施之一字。盖难言之矣。力不能施者。其势有所不能施。而力能施者。其心有所不欲施。于此。欲求一慷慨乐施者。不亦戛戛乎其难之。吾洺西小街。有善人郭氏。名文明、字正大者。将已所典李姓地十六亩。典价京钱二百七十六千文。施与大街十字街口灯棚八亩。本街财神庙八亩。永作诸神香火之资。公街乐其好义。同为捐金勒石。以垂不朽。夫吾洺大矣。其错壤于洺者。不啻三千余家。而施地者。止此郭氏甚矣。施之一字。盖难言之矣。余昔有咏《大街十字口灯棚》诗一律。因志于此。诗云。此地灯棚峻。灯棚景最幽。银光浮四面。宝炬布重楼。篆楷形非一。笙歌韵自周。来游饶胜境。不必话扬州。
邑人
张本富崇德氏题额。
道光四年春三月下浣榖旦
(2)《灯山碑记》
语云。有土此有财。殆谓足国用然也。而敬神明亦然。洺关北西街向有灯山一社。关帝、财神庙一社。每逢年节。灯烛香火用款颇钜。轮流执事者。往往以财不足用。临事而惧焉。适本街有薛公。印兆霖、字雨亭者。素知其故。慨然以所典北门外地陆亩。共价京钱一百千文。施入社中。永助为两社香灯之费。洵善举也。社中人感其好善乐施。爰为代值年之劳焉。於戏。社中有土。虽财用难免不足。然事神实获一助也。因为记。
鸿胪寺序班
邑庠廪膳生
北西街李高明董事
宣统二年仲秋上浣 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