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山大学一硕士生在宿舍内自杀身亡,生前留下遗书,称毕业论文和找工作困难重重,无颜面对家庭。据悉此硕士生为历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又是一起学生面对毕业和找工作的压力而自杀的新闻,之前亦有很多报道,关于学生自杀。一起又一起的悲剧在不停地上演着,或许在生前的某些时间,当他看到网上某某因为毕业难而自杀的新闻时还发过干嘛想不开的感叹,但是当自己面对是亦步了前人的后尘。
那么一起又一起的学生自杀事件到底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该不该把这些问题全部归于论文和工作?
一,专业问题。就其所读的专业而言,或许大家都没有听过,可谓是一个比较冷门的专业,选择此专业要么一读到底,成为一个此行业的专业人才,一生只攻这一门;要么就干脆不读,本科毕业后直接去找工作。所以我觉得他之所以走上这条路,主要是因为当初选错了路。现在社会就业所需要的基本都是技术类人才,像这种博物馆专业实在是不易找到良好的出路。
二,自己的问题。对于一个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的人而言,应该有相应的抗压能力。或许这个学生太过于看重学位的价值,才觉得延迟毕业是一件很难以接受的事情,觉得既延迟毕业又找不到好工作愧对家人,从而做出此种过激的举动。
三,成功学。现在社会上成功学大行其道,就起成功学本身而言,是一个催人奋进的学问,用一些感性的语言去描述成功的意义。但是就目前中国而言,从西方引进的成功学不但没有促使当代国人如何正确地看待成功,反而将成功放大到了变态的地位。认为所谓的成功就是日进斗金,豪车豪宅。人往往是缺什么就极度地放大对所缺事物的渴求,但是当追求的脚步超过度的时候变会有悲剧发生。
四,未知量。作为旁观者,我们看到的都只是结论,那就是这个学生因为毕业论文和就业的事情而自杀了。但是背后还有哪些“怂恿”他做出如此举动的事情,我们不知道。或许是家庭,感情等等。
很悲剧地走上了这条不归路,留给家人的只有悲伤,既然连自杀的勇气都有,难道就没有勇气去克服这些困难。如今硕士毕业卖猪肉的,卖米粉的比比皆是,谁说非得坐办公室。社会的多样化和多样化的选择却往往使得人无从选择,从而选择绝路,不得不说是一件很悲剧的事情。
在我们做各种批评的时候也不妨再回到学生本人身上找找原因,除了专业冷门之外为何会出现毕业论文和找工作困难的结果。或许就是平时自己不努力用功造成的,觉得读了硕士毕业之后就会顺顺当当,但当问题出现自己没有好的计划和决策去应对的时候便选择不归路。
我觉得有时候自杀只是一种借口,不但没有把问题解决掉,或者只是把自己的问题“解决”了,但是留给亲人的却是一大堆的难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