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潮背后家长的扭曲心理(美国访学随笔之五)
(2015-07-10 03:22:57)
标签:
留学美国高中生留学留学动机留学成效留学失败 |
分类: 边走边读 |
中国留学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每年来美国留学的人数近30万。留学生在美国的情况如何?留学是不是孩子最佳成长方式?留学费用高昂,投入产出划得来吗?这些问题留学生家庭关心,想必非留学生家庭也感兴趣。
留学生是最参差不齐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学习、发展的状况可以说千差万别。有的留学生,一毕业即进入美国主流社会或作为拔尖人才被国内召回或在国内外重要组织机构工作;多数留学生没有更多的前途选择,只能回家乡,但在就业、公务员考试方面无任何优势可言,即使找到了工作,要想赚回留学费用不吃不喝也要二十余年工资;也有留学生因学业成绩欠佳或作弊被开除或劝退,这样的学生去年一年在美国就有8000余人;更糟的,有的留学生走上犯罪道路吃官司坐牢房,如此案例近来在媒体上时有所闻。所以,对于留学,每个人都能说出一大串的好,也能说出一大串的不好。
在美国接触了不少留学生,也与美方人士有比较多的交流。发现,是否值得留学还是有答案的。父母没有必要问人家留学是否有必要,只要问问自己,答案就能找到。如果父母属于以下类型中的一种,孩子最好放弃留学为好,到了美国也是凶多吉少。
迷信型。盲目相信美国的教育,觉得孩子到了美国就一定能得到好的发展。任何教育都不能确保每个人的成长,就像再好的土壤都不可能让发霉的种子发芽一样。
赌气型。百般的关照、宠爱,换不来孩子的“独立成长”。一气之下,反其道行而之,从无所不包到撒手不管,让孩子出国留学去,这不是把一个在泳池里都不会游泳的人直接抛进了大海吗?
跟风型。看到人家的孩子在国外学习和发展都不错,觉得自己的孩子留学去了也会同样好。炒股,人家赚了,你不一定赚,亏的是跟风人,留学也一样。
攀比型。人家的孩子都留学了,特别是比自己家境不好的孩子都留学了,也不问孩子间的差异性,不管三七二十一也就让自己的孩子去留学。
虚荣型。出国留学是为了撑面子,当孩子在国内上不了“不丢面子”的学校的时候,让孩子出国留学是最能挽回面子的事。讲虚荣,不讲孩子的实际,最终面子还是挂不住的。
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还是孩子自身的实际。我一直认为一个没有自制力、自立力和学习力的孩子还是不去留学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