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有必要吗?
(2015-03-26 06:54:21)
标签:
大学无用退学大学的意义农民工失业 |
分类: 灯下闲谈 |
有人说“大学改变命运”,有人说“大学致贫”;有人说“大学成就人生”,有人说“大学让活人变死人”;有人说“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有人说“大学生不如农民工”;有人说“再穷也要让孩子上大学”,有人说“上大学不如回家卖红薯”。孰对孰错,莫衷一是。
人们不禁要问:还要不要上大学?如果要上,要上怎样的大学要过怎样的大学生活?已经上了大学,是继续留在学校拿个文凭好还是退学早点走上社会好?一个产品一座工厂是否有必要是很清楚的事,大学是否有必要难道是因人而异无标准可言吗?
答案是现成的,标准是明确的,大学就是让学生获得知识、获得文化,在知识文化获得的过程中让学生的能力也得到发展。但是,一个组织所具有的功能与该功能的发挥是两回事情。人们如果把组织的功能与功能的发挥混为一谈,那么人们也就会错误地认为上了大学就一定会成才。大学是有能让人成才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发挥受制于太多的因素,特别是受制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有了学生的积极性,大学的功能得到落实和发挥;没有学生的积极性,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归结为零。人们应该明确了,要不要上大学,上了大学要不要退学,大学有没有必要存在,一切都决定于大学生的积极性。
积极性写在脸上,落实在行动上,也就是一个人“忙”的程度,直观具体,极为容易量化极为容易评价。“忙不忙”,老师一目了然,学生自己也一清二楚。一个人“忙”,表明自己在进步,在获得;一个人“不忙”,表明自己在堕落,在失去。当然,一个老师如果不能让学生“忙”起来,还说自己的教学水平有多高,那一定是撒谎;同理,一个大学如果不能让学生“忙”起来,还说自己的教育质量有多好,也是撒谎。让学生忙起来,应作为大学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忙”了,就不愁不会进步,不愁不会获得,不愁没有好前程。
一个人在求学的路上,该做何种选择,做出的选择值不值得,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只要看看自己在不在状态,也就是“忙不忙”,就可以找到答案。
上大学前,如果是怀着“上大学就轻松了”的想法和准备的,那就不如放弃上大学。
上了大学,如果无所事事,不能让自己“忙”起来,那也不如卷铺盖回家,至少还能节省下学费。
上学时,能让自己“忙”起来的事,如考研,如创业,当然不包括游戏,就不要怀疑其正确性。
在面临两难选择的时候,如专升本好还是创业好,有一个策略能让自己不至于犯大错误,那就是要放弃不能让自己“忙”起来的那个选项。
平时学习始终不在状态,“忙”的程度不如农民工,那么对未来也不要寄予多大的希望,不如农民工的结局已为期不远。
自己不努力,谁能为自己出价?答案都明摆着。有必要上大学吗?答案也都在各自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