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为创业型大学

(2013-10-10 07:09:03)
标签:

创业型大学

创业教育

创业学生

诺贝尔

创业理念

教育

分类: 教育时评

创业型大学自然是从事创业教育的大学,所以,要回答何为创业型大学,就必须先搞清楚何为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人才的教育,现行的教育显然不能称之为创业教育,因为培养的人主要是给他人打工的,说得学术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那么,培养创业人才的创业教育的本质特点是什么呢?创业教育与现行教育有什么不同呢?

不同人才的成长规律是不一样的,教室里不可能出游泳健将,泳池里也难以诞生诺贝尔奖获得者。有效的教育就在于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要培养游泳健将就不可以在教室里进行,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就不可以在泳池里进行。无视规律的存在想当然地另搞一套,不论冠以多么动听美妙的词汇,失败都是必然的。

创业人才是怎么成长的呢?创业人才主要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要培养创业人才,学校就不能一味地“教”,而要创造条件为学生充分的“练”提供可能和保障。当下,可以说每所大学都非常重视创业教育,但培养出来的创业学生为什么寥寥无几?原因就在于没有按创业人才成长的规律去办学,还是试图通过老套路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成长为创业人才。是不是创业型大学,不是看谁口号喊得响,而是要看适合创业学生成长的教育模式是否已经形成。

没有学生的“练”就不成其为创业教育,要实施真正的创业教育就必须实现从“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模式”向“以学生的练为主的模式”的转变。“教”与“练”看似一字之差,实乃两种思想,两种理念,两种体系。实施创业教育,实质上是对传统教育从理念到操作、从教学到管理的一次颠覆。学生在校从事创业实践,都在“练”了,以下问题必然接踵而至:

大学传承知识的功能何以保障?

没有系统扎实的知识基础,学生何以可持续发展?

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和谐发展,一味的“练”是否会让学生变得唯利是图?

学生要练,练的条件何以保障?

学生都在练,学校有效的管理秩序何以维持?

因练而产生的债务纠纷、人生安全责任由谁承担?

学生练的自主与学校管理的责任之间引发的矛盾何以解决?

“练”关注的是市场,大学的学习是基于专业,创业与专业的关系何以协调?

学生都在练,还需要课程吗?如果要,那又如何确保课程教学质量?

没有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如何对教师实施考核与评价?

学生练的形式和内容千差万别,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考核吗?如果要,又该如何考核?

学生练了一半练不下去了,学校该怎么办?

不可能每个学生都在练,怎么样实施对练与不练学生的分类管理?

······

在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定远不只是上述这一些。许多热衷于创业教育的学校为什么刚起步就止步,就是因为两种教育在观念层面、制度层面、操作层面的众多冲突和矛盾让自己顷刻间变得心灰意冷。如果没有深厚的理论上的素养、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善于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推动改革的权利,要想推进创业教育几乎是不可能的。

配称创业型大学的大学,一定是完成了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练”的整体转型,一定是从理论、制度到实践构建起了自己“练”的完整体系。如果还是把学生关在教室,那么即使有再多的关于创业的文本、书籍、大会、规划、研讨,与真正的创业型大学还是差之千里万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