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9万大学生就业困难却可以无人对此承担责任
(2013-05-31 22:31:37)
标签:
最难就业年大学生就业大学的责任就业率就业与文凭 |
分类: 灯下闲谈 |
今年有699万大学生毕业,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许多大学对此也表现出了担忧、揪心和不安。但这更多的是一种作秀,从大学校长到普通老师根本无须为大学生的就业承担任何责任。
一个学年快结束了,一方面是699万大学生找工作,四处碰壁,哀鸿遍野;一方面是大学招生广告铺天盖地,接近百分之百就业率的自我标榜再加上书记校长的光鲜照片,摆出一副对自身办学成就洋洋得意的架势。既然每个大学都将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当做自己的办学成绩,那么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理所当然应该是大学自身的责任。招生广告里的就业率与学生的实际就业率是否相符尽管不得而知,但对大学敢于在招生广告中表明自己对学生就业的责任我还是表示钦佩。
高校是否像自己所说的那样尽责了呢?如果尽责了,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困难,怎么未见有校长或书记的辞职呢?如果尽责了,面对大学生的失业,大学老师怎么还是照样晋升职称?如果尽责了,面对大学毕业生生活不能自理,大学校园怎么照样歌舞升平觥筹交错?如果尽责了,面对大学毕业生的低收入,大学领导老师管理者的工资奖金怎么分文不少照发不误呢?如果尽责了,面对大学生缺乏就业能力,相关的系科专业怎么还照常招生不倒闭歇业?大学在理论上讲需要承担包括大学生就业在内的太多的责任,但事实上除了死人外可以用不着承担任何实质性的责任。如果要给大学下一个定义,我认为“无责任承担的组织叫大学”这一表述是再恰当不过了。
在今天如果要找出名副其实的“国企”,那么非大学莫属!曾经被我们深恶痛绝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多干少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国企痼疾今天成了大学的专利。有了如此专利,自然会有良心的泯灭和责任的丧失,取而代之的是裙带关系的横行和弄虚作假的泛滥。
面对699万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居然不需要任何一个人对此承担责任,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大的笑话吗?!然而,这却是当今中国的现实。当一件事,特别是干坏了的一件事到了无责任承担和追究的时候,如果还对此事寄予希望,那么不是脑残也是间隙性精神失常。明眼人很清楚,什么提高大学教育质量,什么加强内涵建设,什么提高学生素质,统统都是得不到落实的仅仅是停留在嘴巴上的口号而已。
今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年,明年的就业形势就会好转了吗?在大学的责任落实和追究机制建立之前,千万别抱此想法。大学生就业一年比一年惨烈,培养大学生的人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滋润,是中国大学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