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职院校“师傅”比“博士”更需要

(2013-03-18 20:58:09)
标签:

高职

高职师资

姓高或姓职

人才高消费

技能型

教育

分类: 灯下闲谈

高职院校招聘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学校非博士不引进。

高职院校教师非博士不可吗?有了博士办学水平就高了吗?要我说,高职院校不是不可以有博士,而是“师傅”比“博士”更需要。光有博士,没有师傅,这绝对是一所玩花架子的会忽悠人的高职院校。

博士是学术型人才,适合高深理论的传授和研究。而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以获得经验为主,理论够用即可。让博士来传授经验,就像早些时候社会上出现过的让硕士当保安。这不是“杀鸡用牛刀”的人才高消费,而根本就是“林黛玉杀猪”不适合。如果高职院校老师的学历要求真的需要博士这个层次,那么中学老师的学历那是非博士后不可了。平心静气实事求是分析,在教学中面临的理论上的挑战,中学老师要比高职老师严峻许多。高职院校尽管是中学后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层面,但涉及理论的广度和深度在许多领域远不及中学。这看似滑稽,本质上也符合常理。中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要走学术道路,将来要成为硕士、博士、博士后直至教授、研究员,他们对学术的兴趣以及在学术上所具有的天赋,使得一个没有渊博知识、没有深厚理论功底的老师将难以胜任中学的教学。而高职院校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来自学生职业技能获得过程中经验的传授,一名优秀的高职老师可以不是博士但必须是一名师傅。我这样讲丝毫没有贬低高职和高职教师的意思,我讲的是不同类型学校对教师素质需求是不一样的这样一个基本事实。

高职院校老师要有博士学位,看似一个用人问题,实际上反映出了人们对高职认识的偏差。他们总是认为,高职首先是姓“高”,其次才是姓“职”。既然姓“高”,是属于高等教育,理所当然要有高深理论的学习。要学习高深理论,理所当然要有高深理论的博士来任教。这套逻辑看似顺理成章天衣无缝,实际上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职业教育的本质是让人有一技之长,经验学习是第一位的,“理论够用为度”是国际共识。所谓的“高”,是相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中”而言的,就是说高职生应有更“高”的技能。高职生也是冲着技能而不是理论来的,他们如果想学理论能学理论也不来高职院校了。当下就是有那么一些包括专家官员在内的人无视高职教育的本质和高职学生的实际,想当然地在高职院校强化什么理论。结果是上课时昏睡一片下课时网游一堆,培养的人要技能没技能要理论没理论。引进的老师还死活要博士,证明对什么是职业教育仍然没搞明白,看来这些高职院校还准备在培养“待业大学毕业生”上大干一番。

有人一定会反驳我,他们的理由是欧美、台湾的高职院校的老师大多有博士学位。是的,此话不假。但也要具体分析,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事实,是因为职业教育本身的需要还是因为社会上博士太多之故?像发达国家和地区,不仅高职院校老师中许多有博士学位,在中小学甚至幼儿园也不乏有博士学位的老师。那么我们能否据此认为,幼儿园中小学的老师必须要有博士学位?培养的博士多了,自然要进入各行各业,而并不是说这些行业都需要博士。

在当下,高职院校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多寡与教学质量高低之间肯定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任何对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的规定都是来自对职业教育认识的迷失。具有博士学位的高职教师,要像赢得学生的尊重并体现自身价值,除了让自己同时成为“师傅”外,别无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