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职科研需要休克疗法

(2013-03-14 21:50:56)
标签:

高职科研

科研休克疗法

科研与教学

科研中心

教学中心

教育

分类: 灯下闲谈

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在理论上没有问题。但是,天底下的许多事,理论上没问题并不等于实践上没问题。历来被人们所倡导的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双中心论”,今天在许多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已造成学校工作的极大混乱,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急剧滑坡。当务之急是,对高职科研实施休克疗法,终止高职院校在科研领域的无理取闹,还高职院校的本来面貌。

“科研”这一最神圣的字眼,现在却与最为肮脏的勾当相联系。因为“科研”,老师不成其为老师,教学不成其为教学,学校不再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场所。要说当今危害教学质量最大的因素,那是非“科研”莫属!老师们的脑子里有的是“论文”、“课题”、“项目”、“经费”、“职称”,哪里还有“教学”、“备课”、“上课”、“改作”、“辅导”?!一些稍有良心忙于教学的老师如果不是被讥讽为不识时务也往往成为学校的边缘人。一个老师只要有“论文”,课堂里可以成为职业催眠师;一个老师只要有“课题”,除了上课可以永远不与学生见面;一个老师只要有“项目”,不要说可以不批改作业就是不布置作业也总是能名利双收。忠诚于教学的人成了傻子,关心学生成长的人成了笨蛋,整天忙于备课上课改作辅导的人永远是低职称。如此高校所培养的学生,在玩游戏、吃零食、睡懒觉上会稍有底气外,还有什么能让自己满怀信心走上社会?入校时是在考试竞争中胜出的“优秀才俊”,毕业时是连农民工都不如的“平庸之辈”,我们的高校能让一个人实现如此快速转变,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也称得上奇迹了!

如此“科研”,如能出点像样的成果,那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问题是,如此“科研”不是真科研。其出发点纯粹为了个人的名利,不外乎为了职称、钞票,而不是为了知识的创新技术的进步。看上去一个个不亦说乎,其实人们的兴趣根本不是科研本身,而是科研之外的“油水”。如此出发点必然导致“科研行为”的心浮气躁,人们追求的是“短平快”、“急就章”,看重的是短期效应、眼前利益。如此科研除了浪费百姓税收、养活一些三流杂志社、增加PM2.5的排放外,就是败坏风气让人变成鬼。剽窃抄袭者有之,送钱送礼拉关系发文章者有之,群众撰写领导署名者有之。“科研”创不了新,“科研”领域的阴谋诡计倒是能不断得到创新发展,人间之丑恶在高校“科研场”都能悉数找到。

当务之急是对这样的科研实施休克疗法,终止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的考核,终止科研的扶持政策,让科研与职称评聘不再挂钩,让教师专注于学生的培养。这样做也会有一些弊端,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在高职院校科研的“存”与“废”上,只能当机立断选择后者了。

我这样的主张,并不是说高职院校不能倡导搞科研,更不是说不允许搞科研。我的意思是,高职院校以教学为主,以培养学生为重。科研是高职教师完成本职工作后的业余爱好,是一种不受功利驱动的业余活动。要知道,这种不计名利的“业余爱好”才是真科研,才容易出真成果。在实施科研的休克疗法后,还存在的科研行为,才是高职院校科研的希望所在,才是学校要倡导的科研,才是政府未来要资助的科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