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公园 城市的良心(访美笔记之十八)

标签:
美国社区公园圣迭戈城市经营中国人在美国海洋世界 |
分类: 边走边读 |
圣迭戈是一个旅游城市,仅就市区而言,值得去的公园多得一下子数不过来。有世界上最顶级的海洋公园和动物园,前者有全世界最精彩的虎鲸表演,后者有来自中国的产有6只小宝宝的熊猫妈妈。集博物馆、科技馆、植物园、剧场、创意园于一体的Balboa Park是美国最大的文化主题公园。像Mission Bay Park这样结合地形地貌在海岸线上修建的公园就更多了,这些具有浓郁海洋风情的公园不仅是海豹、海狮、各种鸟类的栖息地,自然也是人们冲浪、垂钓、跑步、休闲、谈情说爱的好去处。除了上述导游图上标注的公园外,同样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建在家门口的公园。
我所说的家门口的公园,美国人叫社区公园,是结合住宅建设同步规划建造的。这样的公园,占地面积很大,往往由运动场馆(能够进行棒球、足球甚至橄榄球比赛和室内篮排球比赛)、烧烤休息区、婴幼儿露天游乐场、遛狗场、大片的树林和草坪构成。这种专门为社区居民运动、休闲而建的公园,遍布全城各个角落。可以说,生活在美国的城市,运动比购物方便,休闲比上街便捷。
美国人房前屋后都是树木花草,在自家院子烧烤、游泳、享受日光浴这是很平常的事,在家门口散步、慢跑与在公园的锻炼也没两样。政府还要修建、管理那么多的家门口公园,似是有些奢侈。我此次来圣迭戈的住地,北面是取名为玫瑰谷的山谷,林木茂盛,建有“自然步道”,供人散步慢跑,我出门往东100米处又有三个标准操场大的公共绿地。那么大的空间,很多时候就我一个人在游荡。这样的城市环境,在我看来真没必要再建市民运动休闲公园了。让我想不到的是,不论往左或往右我只要走上10分钟,就一定有社区公园的存在。
到了社区公园,突然发现,这是美国社区中最热闹最有生气的地方。年轻人(可能是社会青年也可能是中学生)在运动场上表现出的职业运动员的敬业和投入,与球场外亲友团的呐喊助威所构成的氛围简直就是在开运动会。与运动场激烈紧张气氛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不远处小朋友们的轻松和欢快,荡秋千的,滑滑梯的,攀绳索的,还不会走路的小朋友坐在手推车上也是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不时发出单音节的喊叫声。同样悠闲的是孩子们的父母,三三两两站立一旁聊天说笑,说不准这是他们一天当中最轻松的时刻。还有一些市民,也像我们国内的市民一样在锻炼身体。最让我感到新鲜的是公园里专门开辟有遛狗和驯狗的场所,来自不同家庭的狗在铁丝网圈定的场所中追逐打闹,其亲密和激动简直就像我们人类老朋友之间的不期而遇。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原先认为不要建公园的想法突然变了。不要说年轻人运动需要场所,也不要说市民们锻炼需要场所,仅就孩子们的成长来说也需要一个一起玩耍、交流的场所呵!我不知道美国是否也像我们这样天天喊“以人为本”,但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美国城市建设中 “以人为本”理念和措施的无所不在。
来美国的中国人是越来越多,其中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为了照顾下一代的下一代也来到了美国。平时我们总是听说,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在美国怎样不适应、怎样孤独、怎样度日如年。在离我住地步行半小时路程的Doyle 社区公园,靠近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整个布局功能与圣迭戈别的社区公园没什么两样,最大的区别在于来这里休闲散心的人主要不是美国人而是中国人,其中不乏来带孩子的孩子的老年人,他们快乐、阳光、新潮,从他们的郎朗笑声和南腔北调的谈吐中全然感觉不到他们在异国他乡的孤寂苦闷。十分意外也十分高兴的是,在这公园还遇到了义乌老乡。方言的交谈,浓浓的乡情,边感叹地球之小,边交流在美国的感受。人因失去交流而孤独,人因没有伙伴而倍感无助。美国的社区公园让不会使用网络交际手段的中国老年人重新找到了归属,重新建立了生活圈子。
社区公园里的运动场,高楼为圣迭戈老年公寓。
雨后的公园棒球场成了海鸟的栖息地。
公园的烧烤区。
公园里儿童游乐区。
小朋友在玩耍。
公园里舞蹈健身的中国人。
公园里遛狗场提示牌。
mission bay park 游人多,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