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贾少华
贾少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036
  • 关注人气:2,3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百年老街(访美加日记之三)

(2012-07-07 22:53:36)
标签:

百年老街

美国

圣保罗

明尼苏达

美国老街

老宅

别墅

教育

分类: 边走边读

    在路过明尼苏达州州政府所在地圣保罗市时,美国朋友特意改变行走线路让我们去领略一下美国北方城市百年老街的风情。

    美国经济发达历史短暂,多次来美国能看到现代城市的繁荣但却难以感受到古老的文明。我向来对老街及老宅情有独钟,听朋友说要经过百年老街,真是喜出望外,激动心情难以言表。

    我经验中的老街是房子破旧、道路狭窄,只能在与现代街道的巨大反差中,让人去感受曾经的繁荣,让人去追寻历史的变迁,让人萌发思古之幽情。然而,当美国朋友驾车拐了个弯后说老街到了的时候,出现在我眼前的老街与我想象中的老街一点也不相像。道路比现代城市马路还要宽,街道两旁的房子不论是造型还是新旧程度都与当代的别墅没有两样。这哪里是百年老街,这不分明就是现代城市的街区吗?美国朋友看我一脸的疑惑,解释道:整个街区保持了上百年前的格局没有变,所有的房子都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建造时的外观和风格,房子的主人可能变了很多,房子本身却没有变也不准变,因为已受到了法律的保护。

    我们快步在老街上走了一段,老街两旁的房子都是民居,房前屋后都有巨大的花园和草坪,没有两幢房子的外观是一样的。上百年前,欧洲不同国家的人来到圣保罗,看中了这方风水宝地始建私人住宅。每个国家的人都按自己国家的风格建造,因而也就有了今天看到的风格不一的房子。朋友的解说是相当的专业,能说出每一幢房子分别属于欧洲哪个国家的风格。以往我只知道建筑的欧洲风格,至于什么是英格兰风格、什么是德国风格、什么是法国风格、什么是西班牙风格,还真分不清。时间紧,房子多,我来不及消化和记忆,只是猛拍照片。回到车上,翻看照片,唯一记得清的就是悬挂着美国国旗的大宅是明尼苏达州州长的官邸,至于其他房子属于什么风格一概记不住了。

    来到这百年老街,还有一点让我不解的是,来老街游览的人出奇的少,除了我们团的几位同事外,就再也没看到有人在拍照片。美国没历史,但美国人爱历史、尊重历史,这我是知道的。那么美国人为什么只对老街进行保护而不来游览呢?我想来想去,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老街”与“新街”太相像了,人们没有必要再去寻找失落的世界,也没必要再去唤回丢失的文明。

    之所以造成新老街的“相像”,原因就在于前人创造历史的“前瞻性”以及后人尊重历史的“保守性”的珠联璧合。百年前的人在规划设计时似乎已经考虑到了百年后的需要,而百年后的人在城市布局及房子建造上又秉承了百年前的风格和特点。前后人的这种“默契”,使得“老街”不再“老”,“新街”不再“新”,这不正是我们千呼万唤的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吗?

    圣保罗的百年老街没有给我更多的视觉上的新奇感,但却给我心灵上很多的敲击。有机会,我还会再来。

美国百年老街(访美加日记之三)
百年老街(1)


美国百年老街(访美加日记之三)

百年老街(2)

 

美国百年老街(访美加日记之三)
不同风格的百年老宅(1)


美国百年老街(访美加日记之三)
不同风格的百年老宅(2)


美国百年老街(访美加日记之三)
不同风格的百年老宅(3)


美国百年老街(访美加日记之三)
不同风格的百年老宅(4)


美国百年老街(访美加日记之三)
不同风格的百年老宅(5)


美国百年老街(访美加日记之三)
不同风格的百年老宅(6)


美国百年老街(访美加日记之三)
不同风格的百年老宅(7)


美国百年老街(访美加日记之三)
不同风格的百年老宅(8)


美国百年老街(访美加日记之三)
不同风格的百年老宅(9)


美国百年老街(访美加日记之三)
不同风格的百年老宅(10)


美国百年老街(访美加日记之三)
不同风格的百年老宅(11)


美国百年老街(访美加日记之三)
不同风格的百年老宅(12)


美国百年老街(访美加日记之三)
不同风格的百年老宅(13)


美国百年老街(访美加日记之三)
不同风格的百年老宅(14)


美国百年老街(访美加日记之三)

不同风格的百年老宅(15)

 

美国百年老街(访美加日记之三)
明尼苏达州州长官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