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不同,我们不能拿自己的见解要求古人

标签:
其他 |
分类: 语聊简答 |
般若之舟:关于明心见性与性命双修的疑问
请教厚音老师几个问题:
1、禅宗大德好多都开悟了为什么没有达到后来的先性后命?比如达摩祖师是尸解而去,六祖慧能只是个肉身不腐,其他很多开悟的师傅们大多是坐化而去。要是说他们不明自然之道,那是牵强附会,要是已明道性,为什么身体不能飞升?
答:先性后命:尸解和肉身不腐也都是命功之境,只不过觉悟者不在乎身体的变化而己,因为“学有专长,术有专攻”,每一种修炼法门都有其专攻优势,这也是自然之势。不可拿自然之势强求于人修之境,只要本质的一面真实不虚就行了,因为这些境界都符合“外其身则身存”。为什么身体不能飞升?这句话的反问就是为什么要飞升?飞升到何处?我们对前人的修炼标准要求是因为自己对这些标准也不知道究竟。道性是无我的,无我之境对于肉身的去留服从于自然之道的安排,否则我们也难以获得比较的素材了。造化有意识于无意识中体现出来了,我们只选其一种就不是。(周凤臣老人。)
所以很多禅僧少年出家就开悟,人生经历不充分、不完整也无关系,只要利根,从一机一语上就可以透入,从念内跳到念外。但现实中完整生活、多种经历沉淀的对阴阳之道的感悟积累以及活用可能是不够的。——箭凌语”
2、既然修道为什么要先修佛,如果这样是不是脚踩两条船了?
答:佛道均无门,有门即不道。意识中的矛盾都是人自己弄出来的,自然意识不需要这些分辨,天地本来也是无门的,“离相即佛”这个相在人的心中别无处所,因为“人性我执”。“先修佛性后进仙道”,觉悟者之心性是一定要先修的,否则连这个世界的本来都没有弄清楚,穷其一生光弄一个空壳壳作摆式让明达者借去借来又有何用?
2013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