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群体性贫穷现状深度分析
(2011-04-10 16:46:02)
标签:
教师贫穷根源宋体草根名博杂谈 |
分类: 社会万象 |
我在这里说教师是穷人可能会招来几声责骂,这是我的猜测。我之所以没有猜想骂声一片而只会有寥寥几声,是因为我只是在自己的博客里讲讲,而我又不是名人,估计没多少人会看到。倘若那些对此心怀不满的人一不小心却都看到了我的这篇文字,山崩海啸般骂声震天也未可知。然而那又是可望却不可即的事。
然而在我看来,教师真的很是贫穷。非但是我,或 许做老师的都会这么想吧。别的先不谈,我仅说几个现象便可雄辩地明证之。一是几个朋友小聚时,如果言及收入,当中那个做老师的便会一脸羞惭,顾左右而言他,朋友也会对教师坦言说“你们是死工资。”临了必忘不了安慰一句“你们有寒暑假,落个清闲”的话。二是眼下国考甚热,百里取一千里挑一,却不曾有选考教师有如此盛景的,仅听说教师梦想着改行做别的事,哪有说别的行当里改了行做老师的?倘有一二者,必是后来悔青了肠子撞墙觅死。三是网上时常传言某地某官玩出绝妙手彩把子女送进公务员的行列,对比鲜明的是普天下教师都会对其子女谆谆教导:捡个破烂也别做老师!
结论是,教师属于穷人,如同麻雀身上必有麻点一般,是板上钉钉的事,无须讨论。
至于教师为何贫穷,则鲜有人去研究,仿佛天生胎带。世上有很多事都是本该如此,是芝麻就该开花,是喜鹊就该喳喳,是老师嘛,就该穷得花瓜。我却要于此地对此作点分析。当然也仅仅是作点分析,聊作书生之语,于事无补,于世无补。看官朋友,不幸瞧见时,全当我是放了一个闷声不响的屁吧。
教师群体性贫穷的第一原因是职分之内收入低。
曾经以吃财政饭而沾沾自喜的教师们放眼四望时才发觉,原来这碗饭只能维持自身不灭、尚为活物而已,做了半辈子后终于晓得即便天天在牙齿缝里刮来刮去,将牙屎刮出一堆来也还是囊中羞涩。照理说从九十年代初的百十来块钱到如今的上千的月薪感觉委实涨了不少,为何总离不了个“穷”字呢?原因很简单,物价在疯涨,更重要的是周围人的收入在猛增。水涨船应高,如果水涨船未高,那船当然要覆到水下了。教师的悲剧在于,身在市场经济社会,领着计划经济时代的薪水。水在大涨,船却小涨,下沉成为必然。
这“穷”与“富”原本就是个相对概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三个月收入才够一辆永久自行车,现在一个月工资离买辆电动车已经不远,可是当你看到别人都是开着四个轮子的把你夹在当间在跑时,你会觉得自己是穷是富呢?望着自己的工资卡,几多爱恨,几多情仇。
教师群体性贫穷的更大原因则是职分之外无收入。
拿工资的行业很多,绝少有如教师这般只拿工资。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人家多是把目光瞄在职分之外的收入上。古人尚且懂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今人更是聪明之至。医生上班是阵地战,下班是游击战;金融业的多做生意,人家办公室里码的全是人民币,根本不差钱;公务员手里的公权力更是会生出无穷无尽的利益来,一枚公章就是一个聚宝盆。靠且只靠工资的恐怕只有教师了,粉笔不能当饭吃,黑板化不了人民币。人家下了班是收入的真正开始,做老师的下了班只有闲得蛋疼的份。
教师群体性贫穷的另一个重要根源是大锅饭制度。
市场经济发展到现今的地步,像教育这当子还延续着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大锅饭,这是一个绝无仅有一个奇观。长久的风平浪静使得大多数老师惧怕改革,打破大锅饭如猛兽般令人心惊肉跳。然而教师的穷也就穷在了这风平浪静的大锅饭上,这一点比起解放初的全民大锅饭有何不同?多劳的并未多得,少劳者也未少得,不劳者照样能得,大锅饭养了多少闲人呀,以至于教育口成了关系户闲人躲避风雨的天然优良港湾。从国家总体教育投入来看,数额似乎巨大,分到每人头却感觉不到,僧多粥少难道不是一个重要原因吗?倘使在编者都在岗,在岗者都在忙,一个单位除却一线教师外再无闲人,那时再来看看,结果会是怎样?
环境单一,信息闭塞,这是教师的一个致命软肋。
我们生在一个不鼓励埋头苦干的社会里,将工作当成生活重心的人多是穷人,除了高尖端行业。我们的社会又是一个不按规矩出牌的社会,明规则不行才会潜规则大行其道。于是便出现了许多奇妙的现象,越是埋头苦干越是贫穷落后。在中国,很多明文规定说不许做的事你若真的去做了才发现还真的就没事儿,而且越是说不许做的事做了的话越能发财。“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北岛此语不幸要永久保质了。
教师做事相对认真,于是他们相对贫穷。倒不是说教师都高尚得不行,只是他们只能如此,他们是“被认真”。学校到家,家到学校,单一的环境让老师们与外界天然隔开。在这个规矩全无、法制不全的社会里,很多人的暴富是钻着空子,地价在涨,房价在涨,物价在涨,炒地炒房炒大米炒绿豆炒大蒜,在这个抢钱的社会里,谁抢到算谁的,一个个赚得是盆满钵盈。做老师的有几人会炒?你没信息没渠道没资本,等你知道消息时人家已经开始收网了,不穷你穷谁?
虽说政府并不想让教师成为贫穷的一族,然而却未能从根本上控制住社会上的不当暴富现象,类似教师这样的一个庞大阶层便不可避免地落后了贫穷了。
然而当我们的社会以达尔文的物竞天择为方式淘汰了这批本分做事的人之后,这个社会的希望又将在哪里呢?教育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教师群体性贫穷现象所反映出不绝不仅仅是教师自身的问题,更是这个社会的病症。春秋时代那个叫蔡桓公的讳疾忌医,最终落得个什么下场呢?
可是,扁鹊今又何在?
(金色秋风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