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天黑得早,下午六点光景夜幕已经拉开,路灯漫不经心地从高处投下昏黄的光,敷衍着来往的行人和车辆。前几天刚下过一场小雪,虽说地上并没有白色的雪堆,然而空气却十分的冷,所以行人不是很多。
县一中的门前此时却是另一番景象。一阵又一阵的人群从大门拥入校园,她们不是学生,清一色是学生家长。其中大多是妈妈们,少数年长的,明显是奶奶。因为是步行赶来,想必是住得不远。她们手中拎着各式的保温饭盒,或者提着手提袋,袋里沉甸甸的还是饭盒。这是一支浩浩荡荡的送饭大军。她们掐准了时间,赶在学生下午第四节课刚下时进校。早了进不去,迟了孩子来不及吃饭就得上晚自习。
校园主干道上,从校门口一直向纵深处绵延,几百号人汇成壮观的人流,急急地向前流动。大门外,更多的人群加入进来。道旁路灯发出暗淡的白光,照出幢幢的人影。所有的步伐都匆匆http://s13/small/5f4897ffg979e5a954b37&690忙忙,赶晚了的更是加快了脚步,一路小跑起来。
两个肩并肩的家长一边疾走一边唠着,估计是经常送饭的缘故,就认识了,也算是这送饭大军中的“战友”了吧。她们互相打听着对方的饭菜,交流着送饭的心得。微胖的一个大概是住的略远些,慨叹送饭时间不易把握;瘦一点的也在埋怨,说自己的租的房子就在学校对面,其实孩子完全有时间回去吃晚饭,可学校下的是死命令,任何学生下午放学后不得离开学校,出来了就不再让进,这叫什么道理?走在前面的一个年纪稍轻的妇女回头接了茬,说自己原本是要孩子吃食堂的,认为多花点钱算不了什么,锻炼锻炼孩子没什么不好。哪料想孩子亲眼看见食堂用的油不正规,油桶上没有ISO标志不说,连个厂址都没有。一方窄窄的纸片上只印着**县(本县)生产。典型的三无产品,不是地沟油是什么?几个人边走边叹着气。
综合楼下的门厅前、主干道两侧路灯旁边、教学楼下的拐角,随处都有手提饭盒站立着等候孩子下楼来吃饭的家长。也有家长直接将饭盒送入教室,坐在一旁看着孩子吃。多数学生此时正在下楼,半数以上直奔食堂方向,他们是没人前来送饭。有人送饭的则径直走向约好的固定地点。接了饭盒,或是说上几句,或是什么也不说,开了盒默默地吃。楼上楼下这么多人,却几乎没什么声响,繁重的学习压得学生们没多少力http://s1/small/5f4897ffg979e3862b03f&690气放声说话,沉默是他们的特点。当妈的自然格外心疼得很,不忍高声说话,生恐惊扰了孩子。
也许是太重视教学,学校每天下午安排四节课,将课上到天黑;也许是太忙碌,学校无暇顾及食堂的卫生状况;也许是太注意安全问题,学校禁止下午放学后学生外出。总之,学生只能留在学校,不论你是否住校。食堂生意于是格外地好。
送饭大军却也在壮大,点缀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2010.12.18
(金色秋风原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