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红了樱桃
红了樱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53
  • 关注人气: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招考面试题目

(2009-03-25 16:37:51)
标签:

杂谈

分类: 综合实践活动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招考面试题目 

一. 自我介绍( 20 分)

二. 专业知识 (80 分 )

1. 课程的基础知识(共 20 分)

(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在管理权限上的区别是什么?( 4 分)

( 2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设计与组织,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领域,请指出三大生活领域。(共 6 分)

( 3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范围包括哪几个方面?(共 8 分)

( 4 )、“积极的活动好比是一座把言语和思维连接起来的桥梁。”这句话最能够印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哪个特点?( 2 分)

2 .有教师把自己外出看到的一个触目惊心又启发教育人的事件,提炼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你的看法怎样?请说出你的理由。( 20 分)

3、 有人说,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中国的基础教育 + 美国的高等教育,你认为这句话暴露了中国教育的什么问题?把这个问题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联系起来,可以引发你对中国基础教育的什么思考?( 20 分)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内的“研究性学习”有什么区别?请举自己教学中的例子说明。(共 20 分)

 面试题目( B )答案

一.自我介绍(共 20 分)

二.专业知识(共 80 分)

1、 基础知识

(1) ( 1 )答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规定、学校实施的课程,从管理权限上看是国家课程(给 2 分)。校本课程是以校为本而开发的课程,从管理权限上看,是学校课程(给 2 分)。

(2) 答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人与社会的关系领域,学生与自我的关系领域。(每答对一个要点给 2 分,满分为 6 分。)

(3) 答案是: 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每答对一个要点给 2 分,满分为 8 分)

(4) 答案是:生成性(满分 2 分)

2、 看法:我不同意这种做法(或者答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给 5 分)。

理由:因为“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中感受到的问题与需要为内容,以学生已有的认识、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 ” ( 给 8 分 ) 。所以 活动主题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确定,教师不能包办代替(给 2 分),更不能把教师自己所熟悉的拿来作学生活动的主题(给 2 分)。教师应该明确“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这一基本理念(给 3 分)。

3、 问题 (10 分 ) :中国基础教育忽视学生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7 分),出现了许多“做题的机器”、“高分低能”的人( 3 分)。(说明:此题可以采议给分)

思考( 10 分):( 1 )重要性——中国的教育决策者对这一问题早已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最好的说明( 3 分)。( 2 )必要性——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迫在眉睫,势在必然( 4 分)。( 3 )可行性——让学生从繁重的学科知识学习之中解脱出来,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走近自我,生成能力,养成良好的品质,已经形成了共识( 3 分)。(说明,此题回答其它要点,如果言之有理,每个要点可以给 1 —— 2 分)

4 、答案:区别(共 12 分):( 1 )前者只求过程,后者追求结果(结论)。( 2 )前者只是借助“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而后者还要求有单一的主题、丰厚的材料、反复的论证。( 3 )前者的终极目的在于生成学生的能力,后者的终极目的是掌握学科内的某个知识。( 4 )前者是把各学科内容进行整合,后者只涉及一个学科。(以上每个要点为 3 分,满分 12 分)

举例(共 8 分):是自己的例子(给 1 分),能够把例子结合以上任意两点来说明,(给 4 分),说明有条理,能够以理服人,逻辑性强(酌情给分,满分为 3 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