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个书名背后,都有一个折翼的编辑

(2017-02-28 14:24:13)
标签:

杂谈

​ 前言 

《神猴》

《嫁给谁》

《她身之欲》

《娲皇宫志》

《我们信谁?》

《娘家与婆家》

《血汗与麻将》

《撒马尔罕的金桃》

《生生不息的车轱辘菜》

《赋魅于一个祛魅的世界》

以上10本书的书名,是不是让人一头雾水?别急,看了副书名,绝对让你醍醐灌顶。

每个书名的背后,都有一个折翼的编辑。取书名或者译书名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看了以下简介,也许你就明白了。

善待编辑,从我做起吧。


译著

http://mmbiz.qpic.cn/mmbiz/cZV2hRpuAPialHghKLjic2ibD7sFcuQ6wrakMrFv47qt1Lib5BD10KWLibRMLZbdQtY2TwasT3klmETSDmgXziaH3pOQ/0?tp=webp&wxfrom=5&wx_lazy=1


神猴

印度“哈奴曼”和中国“孙悟空”的故事在泰国的传播

(泰)谢玉冰(จรัสศรี จิรภาส) 著 

2017年 1月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Fh3C6uCpyHTdGc4QpeOYMWYdXZ8ibp3Mdhmjq0nG8f0DU86FS1m40dhc2uWKGDLeb05tTG7icdRvHpM9vLv6o8x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两大东方文明古国印度和中国的古典文学中都有代表性的“神猴”,印度神猴是著名史诗《罗摩衍那》中的“哈奴曼”、中国神猴是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印、中神猴故事也流传到泰国,并深受泰国百姓的喜爱和推崇。这本书从民间流传和文本流传两个方面入手,以两个神猴在泰国社会文化中的影响为线索,相互交流的现状为重点,对印度哈奴曼、泰国哈奴曼以及“中国哈奴曼”——孙悟空三者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找到他们形象演变的轨迹。是不是很有意思?



撒马尔罕的金桃

唐代舶来品研究

(美)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 著 

吴玉贵 译

2016年 4月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Fh3C6uCpyHTdGc4QpeOYMWYdXZ8ibp3MdEYfgqFhzaH0t7tLxricx3BQ0flqfeauvDg7OYaialvtO1nufyN5Qwicf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中国大陆出版社第一次引进薛爱华The Golden Peaches of Samarkand:A Study of T'ang Exotics 时,怕中国读者读不懂或者读不习惯洋书名,于是译作《唐代的外来文明》。甲骨文编辑在拿到这本书的版权时,第一件事就是恢复英文原名《撒马尔罕的金桃》,用“文明”来翻译Exotics 亦不准确,通读全书,不难发现,作者指的是外来的物品,纯为物质性的,与“文明”所蕴含的精神面向无涉。所以副书名,也顺势恢复为《唐代舶来品研究》。



赋魅于一个祛魅的世界

消费圣殿的传承与变迁

(美)乔治·瑞泽尔(George Ritzer) 著 

罗建平 译 

2015年 6月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Fh3C6uCpyHTdGc4QpeOYMWYdXZ8ibp3MdgBm5pnLRUhALqVLkibQySkmvX3D7QmFYEhDfzWosDVO6qegnDwXAJJ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站在大衰退的背景下,如何重新解读消费?乔治•瑞泽尔在书中为我们指出,消费特别是消费圣殿总体上处于一个相继传承和不断变迁的进程中,狂热消费和具有魅惑力的消费圣殿是导致大衰退的重要原因。过高水平的消费,导致人们处于不可持续的消费窘境。但与此同时,高消费以及华丽的消费场所依然存在,建造更大、更好和更为壮观的消费圣殿的竞赛将持续上演,而且在未来数年里,世界上再没有其他的地方会比中国更多地上演这一竞赛。 



血汗和麻将

一个海外华人社区的家庭与企业

(美)欧爱玲(Ellen Oxfeld) 著 

吴元珍 译 

2013年 6月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Fh3C6uCpyHTdGc4QpeOYMWYdXZ8ibp3MdGibb04j8Ibxib3wOMOr8CSj1ufDySrYVlbzmfocsYsCAIf4LjDGBafu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这是一本描述客家人在海外的家庭和企业发展状况的书,作者欧爱玲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在印度加尔各答这个已颇具规模的华人社会的家园,客家人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本书从人类学的视角,采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以加尔各答客家人为主体,聚焦于家庭、企业和种族角色,对客家华人在当地制革业中的优势地位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纵向分析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代华人制革商的家庭和企业结构,并考察了加尔各答客家人向多伦多等世界其它地方的迁移。



专著

http://mmbiz.qpic.cn/mmbiz/cZV2hRpuAPialHghKLjic2ibD7sFcuQ6wrakMrFv47qt1Lib5BD10KWLibRMLZbdQtY2TwasT3klmETSDmgXziaH3pOQ/0?tp=webp&wxfrom=5&wx_lazy=1


她身之欲

珠三角流动人口社群特殊职业研究

丁瑜 著   

2016年 5月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Fh3C6uCpyHTdGc4QpeOYMWYdXZ8ibp3MdE7qMtnAcicnOpQa6cOFxaCEOgk0cD8JTTTbJDold4tHWpmLpCeH7KE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丁瑜教授的这本书以珠三角地区性产业女性从业者对“小姐”及“性工作者”称谓的理解为切入点,通过探讨她们的自我身份认同、自我实践和生活技巧,来理解她们的欲望和自主性。



我们信谁?

关于信任模式与机制的社会科学探索

周怡 主编   

2014年 12月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Fh3C6uCpyHTdGc4QpeOYMWYdXZ8ibp3MdyG7UCvVK6ickzY6DBMh9cz7UjyRpwq3BjlZ2QtJoG7c2VuV0ywMhYH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我们信谁?”这一问题不仅关乎百姓人家的日常行为抉择,而且是近年来社会科学界关注的热点。通过本书,我们既可以看到中西方学者于不同田野发现之间的碰撞;也可以在品味社会学最新理论探索及经验研究的同时,汲取来自心理学、管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视角的颇具启示的洞见;还可以在共同的信任模式探讨下,触及信任与政府、信任与市场、信任与职业群体、信任与社会结构、信任与文化等诸多题旨。



生生不息的车轱辘菜

东北二人转在乡土社会中的传承

吕慧敏 著 

2014年 10月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Fh3C6uCpyHTdGc4QpeOYMWYdXZ8ibp3MdTjKGX6lhcL815BqGIceIAVXk5pUsLwCgBRAx1yCJsF7W2zEXyJYdt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二人转是生长在东北的一门“土得掉渣儿”的艺术,自诞生以来,虽屡遭禁止,却以其亲民的形式和内容受到东北人的喜爱,它就像车轱辘菜一样在乡间的泥土之中踩不死、压不败,生生不息。本书借“车轱辘菜”之喻,以“东北二人转在乡土社会中的传承”为主题,通过民俗学田野调查及文献研究方法,对东北二人转在乡土社会中的历史传承情况及现状进行“深描”,并试图探索出二人转的未来发展之路。



嫁给谁

新疆阿村维吾尔族妇女婚姻民族志

冯雪红 著 

2013年 12月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Fh3C6uCpyHTdGc4QpeOYMWYdXZ8ibp3MdSz5joUqHNG55S7eJG4GedopDF52mhwAsUeeq8rGUHbWMAvnbFuiaKW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离婚率在全国居首位,维吾尔族离婚率较高并且主要体现在南疆农村。本书透过描述喀什一个维吾尔族村落——阿村妇女的婚姻,全面、立体地考察了研究对象的不同侧面。来自田野的图像,使我们观察分析维吾尔族妇女婚姻诸多层面的同时,进而了解维吾尔族妇女婚姻文化个性,反观自我的婚姻文化,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整个人类的婚姻文化。



娲皇宫志

探索一种人类学写文化体裁   

鲍江 著  

2013年 6月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Fh3C6uCpyHTdGc4QpeOYMWYdXZ8ibp3Md4vyfVCcBNjibJ7lnIazowXzCvEHsadMjf0s9UP3PNwjatufnwZCCq0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娲皇宫志》是由旧方志的一个词条扩张而成的一本志书。据嘉庆《涉县志》卷三祀典娲皇庙条:“娲皇庙,本邑南关河南店、王堡、北冈等处皆有,以在县西二十余里唐王蛟者为盛,倚岩凿险,杰构凌虚,金碧灿然,望若霞蔚。岁以三月十八为神诞,远近坌集,先是印官往祭。因登陟甚艰,每至必于山下止歇,棚帐之类须附村供应。国初焦令绘乃于山麓建厅三间、茶房一间,名日‘休沐厅’,典史王之英董其役,李知州四端为记之。”《娲皇宫志》里的“娲皇宫”即词条中的唐王峧娲皇庙。那么,这个扩张是如何实现的呢?融人类学入方志,融方志于人类学,两个路径相辅相成。



娘家与婆家

华北农村妇女的生活空间和后台权力 

李霞 著  

2010年 11月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Fh3C6uCpyHTdGc4QpeOYMWYdXZ8ibp3Mdndrf7Ky3BX3ibsmv8tHictic4nZk5Be5mJ4jgOwW62QB6nIZdcnOxiate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作者通过在华北地区一个汉人宗族村落的田野调查和对该村落妇女日常生活的的体验、学术思考,运用“娘家—婆家”这一分析框架,深入和细腻地描述了农村妇女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本书突出地强调了女性的视角、实践的观点和情感的线索,无论在生活细节的描述上,还是在理论层面的分析上,都充溢着人类学的智慧、创意和真知灼见。

你看过(听过也行)哪些好玩(qi pa)的书名?来留言区分享给文献君和书友们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