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法]居伊·奥利维耶·富尔(Guy Olivier Faure)
[美]威廉·扎特曼(I.
William Zartman)
译者:
蔡晋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页数:
277
定价:
39.00元
“恐怖分子”这一概念过于宽泛,在讨论谈判的可能性时无法使用。应首先将恐怖分子分门别类,依据具体事件中所涉及的恐怖分子类型确定相应的谈判策略。只要绝对型恐怖分子坚持态度不变,就无法和他们进行谈判。他们并不是在劫持人质,而是在复仇和惩罚,并借此散布恐怖情绪。他们的基本手段是制造爆炸事件和发动自杀式袭击。2001年的“9·11”事件则是其袭击方法的另一种运用。谈判者最大的挑战在于从绝对型恐怖分子中寻找条件型绝对恐怖分子,并设法改变他们拒绝谈判的立场。
相比之下,条件型恐怖分子劫持人质的唯一目的就是谈判。这虽然为谈判创造了可能性,但能否达成有效协议,达成何种协议仍然难以预料。条件型绝对恐怖分子虽然劫持了人质,但他们并无意谈判,其要求是以“最后通牒”的形式提出的。谈判者面对的第二个挑战是找到出路,摆脱这种“要么接受全部条件,要么彻底拒绝”的不利处境。
因此,条件型恐怖分子与条件型绝对恐怖分子的特点完全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加以应对。对付条件型恐怖分子所需时间不长,但耐心和坚持不懈仍然至关重要。对付条件型绝对恐怖分子所需时间相对较长,其中涉及许多背景因素,而且耐心和坚持不懈更加重要。谈判的初始目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拟定协议条款,而是重新阐述问题/局势,使谈判具有意义。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改变恐怖分子价值观的努力毫无意义,只能在双方价值观尖锐对立的情况下以不同的方式重新解释问题,以便促使恐怖分子重新考虑其目标与达成目标的手段之间的关系。此后,双方可以就重新阐述后的问题展开讨论,推动恐怖分子改变其手段和目标。
总而言之,谈判者首先应对的重大挑战就是要从绝对型恐怖分子中找出条件型绝对恐怖分子。随后的第二项重大挑战是说服恐怖分子,令他们相信谈判值得一试,不会有损他们的价值观。从长远看,这可能是唯一切实可行的方法,它能够降低恐怖分子的战术目标,减少平民伤亡,并由此降低恐怖主义的影响。通过上述方法,谈判人员不仅可以摆脱劫持者造成的人质困局,还能帮助劫持者摆脱其目的和手段给他自己造成的困局。
加载中,请稍候......